巅峰辞幕启新境 跨界逐光再登顶
京南市的冬雪落满寒凌殿庭院时,六人并肩站上了国内演艺界最高荣誉“金芒奖”的颁奖台——慕容雪怡凭《留守的星光》摘得最佳女主角,邬童以《防线》拿下最佳男主角,“青春六芒星”组合斩获年度影响力团体,连南宫蕊熙为剧集设计的造型、尹柯编排的舞台都分别拿下专业奖项。聚光灯下,慕容雪怡握着奖杯轻声说:“感谢这个舞台让我们传递温暖,但现在,我们想把更多机会留给后辈,也去追寻藏在心底的另一种热爱。”
此言一出,外界虽有不舍,却也很快理解——多年来,六人从未隐藏对跨界设计的兴趣:南宫蕊熙的造型舞美设计早有口碑,尹柯的编舞曾获国际认可,慕容雪怡私下常跟着南宫蕊熙研究女装面料剪裁,邬童对男装线条设计颇有见解,班小松聊起跑车设计便眼里发光,上官雨沫更是在大学时修过珠宝设计辅修课。如今卸下聚光灯的重心,他们终于能全心投入新赛道。
慕容雪怡率先成立“雪韵”女装设计工作室,主攻公益主题女装。她心思细腻,擅长从乡村元素中汲取灵感:将乡村孩子绣的碎花图案融入礼服裙摆,用老粗布改造出兼具质感与温度的休闲连衣裙,甚至把乡村妇女编织的竹篮纹理转化为蕾丝花纹。首战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她带着“大地之息”女装系列出征——其中一件拖地长裙以乡村麦田为灵感,裙摆用渐变绿丝线绣出麦浪起伏,腰间缀着孩子们手绘的太阳图案配饰,袖口还缝着乡村手作的小布艺花朵。最终系列一举拿下金奖,颁奖时慕容雪怡特意展示工作室与乡村妇女手作合作社的合作证书:“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用双手创造温暖的人。”
邬童则同步成立“童曜”男装设计工作室,专注于简约实用的公益男装。他偏爱利落线条,注重服装结构与实用性,还提出“可降解面料+公益符号”理念:用玉米纤维制成休闲西装,在衣领内侧绣上微型乡村风景图案;将回收塑料瓶制成的面料做成工装裤,裤脚处缝着“助力乡村”的小标识。他带着“逐光”男装系列参加国际男装设计周,系列中一件深色风衣格外吸睛——衣摆处用暗纹绣着乡村道路轮廓,内衬印着乡村孩子的励志语录。该系列最终斩获“最佳可持续设计奖”,邬童在领奖时说:“希望男装不仅有质感,更能传递向善的力量。”
上官雨沫则重启珠宝设计之路,成立“沫光”珠宝工作室,延续公益初心。她将支教时收集的乡村孩子“梦想画稿”转化为设计元素:把孩子画的“会飞的鲸鱼”做成蓝宝石吊坠,用彩宝拼出“彩虹教室”胸针,甚至将孩子们折的纸飞机轮廓做成戒指托。首次参加国际珠宝设计周,她的“童梦星河”系列惊艳全场——其中一枚项链以银线勾勒出乡村夜空,镶嵌的碎钻如孩子们眼中的星光,吊坠内侧还刻着每个孩子的名字缩写。评委会称赞其“用珠宝承载童真与善意,让设计有了心跳”,上官雨沫也因此摘得最佳新锐设计师奖。
班小松一头扎进跑车设计领域,加入国际知名跑车设计工作室。他性格热情且专注力极强,不仅恶补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等专业知识,还带着团队深入乡村调研——发现山区道路崎岖后,他在跑车底盘设计中加入“自适应减震”概念,让车型既保留速度感,又能适应复杂路况。耗时两年,他主导设计的“逐风·公益”概念跑车亮相国际车展:车身线条流畅如奔雷,车漆中混合了乡村废弃玻璃磨成的细粉,既环保又呈现出独特的流光效果,车内装饰则用了乡村木工手作的实木配件。这款设计不仅拿下国际跑车设计大赛“最佳创新奖”,还被车企采纳量产,部分销售额定向捐赠给乡村道路建设。
南宫蕊熙重返造型舞美设计领域,凭借对“故事感”的精准把控迅速脱颖而出。她为国际歌剧节设计《星空下的叙事诗》舞美:用全息投影还原乡村夜空,舞台布景采用可回收的竹编材料搭建“乡村小屋”轮廓,连演员造型都融入非遗银饰元素——女演员头饰用银线编织成麦穗形状,男演员服饰绣着乡村梯田暗纹,让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她还为公益晚会设计“共生”舞台,以“万物生长”为主题,用升降绿植、流动水幕与灯光配合尹柯的编舞,营造出沉浸式温暖氛围。最终,她以无可争议的实力拿下国际舞美设计“最佳视觉奖”,颁奖词称:“她的设计不止于好看,更能让观众看见故事背后的善意。”
尹柯则将编舞设计推向新高度,成立“柯·舞”编舞工作室,专注于“跨界融合编舞”。他为国际舞蹈节编排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群舞,也为公益活动设计简单易学的大众舞蹈——为乡村学校创作的《麦田里的舞蹈》,动作取材于孩子们收割、播种的日常姿态,既充满生命力,又让孩子们能轻松掌握;为环保主题晚会编排的《水之舞》,通过肢体语言展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发广泛共鸣。在国际编舞大赛中,他以一支融合街舞、现代舞与乡村民间舞的《大地回声》夺冠,评委评价:“他的编舞有灵魂,能让观众听见舞蹈背后的声音。”
三年后的国际设计周闭幕式上,六人意外在领奖台重逢——慕容雪怡、邬童分别拿下女装、男装设计终身成就提名,上官雨沫、班小松、南宫蕊熙、尹柯也分别斩获珠宝、跑车、舞美、编舞领域的年度奖项。后台聚首时,班小松晃着跑车设计奖杯笑:“以前总觉得演艺巅峰就是终点,没想到换个赛道,咱们还能在各自领域并肩。”尹柯推了推眼镜补充:“其实不管在哪,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用热爱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