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第 18 章 全面建设榆安城(...
好比是来了瞌睡就有人给你递枕头,广告的出现简直恰到好处!
谢乔看着字幕显示的这四本医书眼睛直发光。
《青囊书》相传是“外科鼻祖”华佗的毕生心血和行医经验,但因为门下弟子保存不当,已经亡佚了。《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论述传染病和内科杂病的著作,堪称中国临床医学的滥觞。《千金方》是“药王”孙思邈的心血,进一步将中国的临床医学发扬光大。《本草纲目》就更不用说了,古代中医学的集大成者,连老外都承认这是百科全书一般的巨著。
四部旷古烁今的典籍皆不属于这个时代,虽然前两部的作者华佗和张仲景也是东汉人,但现在的光和年间他们基本还是青年时期,典籍尚在孕育当中。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兵祸不断,毫无疑问地,这四部先进的医学典籍提前出世能救天下千千万万人的性命!
妙!妙不可言!
继而谢乔发现了一个事实,迄今为止,通过观看广告给到的奖励,无一不是逆天的:时间回溯、连□□,包括现在的四部中医典籍。
她就是纳闷为什么ace一开始不跟她说明,这家伙太不够意思了,好东西藏着掖着,生怕她过得太好了是吧?
现在谢乔大致摸到了广告的触发机制,往往是在她事业不顺、遭遇重大挫折、迫切渴求一样的物品的时候,这种时刻出现的奖励恰到好处,好到她无法拒绝。
这一次当然也不会拒绝,谢乔直接点击观看。
已经看过几则广告,她现在经验丰富,看系统的破广告就是主打一手忍耐。
事实上在原世界谢乔的忍耐性其实很好,那是她当社畜千锤百炼训练出来的。进入职场,自身没有那个经济实力,不具备整顿职场的资本,那就只能忍耐老板各种的无端要求咯。
渐渐地,眼前的光斑显现出清晰的图像。
右上角显示的倒计时是900秒。依稀记得上次的广告时间还是600秒来着,广告时长似乎在提升。不过15分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看就完事了。
画面出现,是一家药店的柜台前,买药的顾客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长的队列。买到药的顾客脸上喜气洋洋,手里拿着红色外包装的药盒,其他人纷纷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
激昂、亢奋、字正腔圆的播音腔随之响起。
[它,疗效过硬,药到病除,一传十十传百,全国热卖!]
貌似是卖药的广告,倒也应景,该夸系统选广告选的好吗?
谢乔眉头微皱,预感到有点不对劲。
画面一转,一名女记者开始在药店门口进行采访,顾客们无不称赞,一顿猛夸,“见效快”“实惠”“没有副作用”“多年痼疾药到病除”,一个比一个起劲,词都不带重样的。
画面再一转,回到了演播厅。
西装革履的主持人开口了:[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药,不管心脑血管多严重,冠心病、脑血栓多严重,只要一副药,立马就见效,这就是我们的蒙药心脑方!]
[今天我们节目很荣幸请到了蒙药传人,从医六十多年刘老师,刘老师您好。]
当“专家”的脸在镜头里出现时,谢乔无比确定了,这是一条十足的虚假广告,甚至是诈骗广告。
[我的心脑方传承上百年了,您上内蒙打听打听,问问那些患者我这药怎么样……曾经有一所美国医学院拿我的心脑方做临床试验,结果数据出来以后,全世界的心脑血管专家都震惊了。我这个人,一生别无所求,不为名不为利,只希望全国的老百姓都能用上我的蒙药心脑方。]
谢乔记得这位“老专家”的脸,她口中的“一生别无所求”显得何其讽刺。
这条广告里所谓的“专家”,其实就是兼职演员,职业诈骗犯。她时而穿蒙服是治疗冠心病的蒙古老中医,时而穿白大褂又是擅自糖尿病的北大医学院教授。身份、服饰、擅长领域千变万化,目光坚定,一身正气凛然,用这种无耻的手段坑骗过无数老年人。这其中就包括谢乔邻居家的爷奶,老两口本就没什么积蓄,被骗钱,还要吃遭罪的药。邻居奶奶买到药时满心欢喜,结果爷还是脑溢血走了。
为什么她要看这种广告!真就是怎么恶心怎么来是吧?搞人心态也不能这么搞啊。
15分钟时间度日如年,无法换台,不能回避,无时无刻都得看演员的表演。脸上全是伪善,说着义正言辞的话,干的全是不要脸的事,谢乔贫血都气成了高血压。
终于广告播送完毕,谢乔早已在心里咒骂了无数遍,差点破防。
她深呼吸,花了好一阵子才终于平复下心情。
关于广告,谢乔貌似又总结出了一条规律:系统在专注搞她难受,肾宝片,不孕不育,馋嘴时播烤肉,以及刚刚的诈骗广告,不把她搞崩誓不罢休。她肯定,广告的内容不会是随机播放的,虽然广告的本质是推销产品,但也不乏很多有趣的、养眼的、脑洞大开的、脍炙人口的广告,为什么非得给她挑这些?
意义何在?整她系统能得到什么快乐吗?
想不明白。
谢乔暂时先不管,她专注看眼前弹出来的字幕。
【《青囊书》《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已装配[医馆1级]。】
这让谢乔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系统给的奖励并不是简单的四本书,而是和“三经”一样,是一种光环,只要是被她招募进医馆的大夫都会加持这种光环。
她再点击具邕大夫的属性查看,面板信息果然发生了变化。
【……
医术:-
《黄帝内经》(略知)-
《神农本草经》(略知)-
《难经》(初窥门径)-
《伤寒杂病论》(未知)-
《青囊书》(未知)-
《千金方》(未知)-
《本草纲目》(未知)
……】
具大夫原本的三维属性变成了七维,括号里的“未知”表示他还没有学习过该医书,对一部医书的掌握程度依次是:未知、略知、初窥门径、渐入佳境、游刃有余、炉火纯青、妙手回春、登峰造极等八个水平。
七本医典够用了,全是传统中医的精髓,只要掌握,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疑难杂症都能得到根治。
谢均也有救了。
谢乔忽然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把汉末两大神医张仲景和华佗都招入医馆,《伤寒杂病论》和《青囊书》提前问世,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悬壶济世,会不会创造出更伟大的中医理论和疗法,造福后世。
想到这里,谢乔内心的收集癖在蠢蠢欲动,收集谋士、武将自然不在话下,她还要收集名医!
回到现实中来,一级医馆虽然落成了,但条件极其简陋。
满墙的药柜全是空的,谢乔即使把之前在敦煌城抓的药材放进去,也显得空。很多药材都却,这时候如果遇到百姓生一些疑难杂症,具大夫只能看病,给出诊断,却开不了药。
看来在种植农作物之余,她还需要发展一片专门的药圃,用以种植各类草药。有神奇土壤的加持,草药也会迅速生长。至于其他种不出来的药材就只能买了,谢乔下决心尽快把这面大药柜的上千个抽屉全都给填上、填满,这样他们的医疗条件会改善很多。
和具大夫简单交流过后,谢乔在大夫【具邕】的面板上点击[学习]。
系统的驱使下,具邕径直坐下来,闭上眼睛,陷入了绝对的冥想状态。大概是七维的医学知识都在他脑海里过,如此浩如烟海的医学知识,大脑需要时间慢慢领悟。
这里就留具大夫一个人参悟医学经典,谢乔不再打扰,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再去新落成的另一个建筑,食肆。古代的食肆就是饭店,但谢乔更倾向于把她现在的食肆看作是大食堂。
走进大堂里,内部陈设崭新;门前就是账房先生收账记账的一副桌椅,类似于饭店的前台;两列隔断柜子靠在墙边,摆满一个个敦实的酒坛,当然酒坛都是空的,酒得她自己酿造。桌椅板凳摆放整齐,共有二十张大方桌以四乘五的格局摆放着,一张方桌配四条长木凳子,一桌坐得下八个人。
走进后厨,最显眼的自然是多达四座的土灶,每座土灶两口锅,最多可以同时保证八口锅开煮。与这个时代相符的厨具在案板上摆了一溜,全新的。
谢乔特别留意到,灶上镇的锅居然都是铁锅。她自己家里灶房的都还是青铜锅和陶罐。
铁锅起热更快,受热均匀,烹调方式远远多于青铜锅。
她现在就特怀念炒菜的味道来着。
这段时间以面片汤,仍然没有脱离面食的范畴。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长时间吃不到大米饭和炒菜,谢乔心欠欠的,哪哪儿都不对劲。
之前第一批种植出来的小白菜,刘婶用来煮汤了,剩下的一部也是先白灼后用盐干拌,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全部吃法了,没有炒着吃。
确实是,炒菜还不属于这个时代,这时候的人们还无法从植物的果核里提炼出植物油,最多就是动物油。吃到炒菜还得再等等。
谢乔打开食肆的面板。
【食肆(榆安)・1级
庖厨:0(可招募庖厨:19人)
账房:0(可招募账房:3人)
伙计:0(可招募伙计:23人)
收入:0
利润率:0%(可调整)】
庖厨即厨师,庖厨列表里可招募的厨师太多了,可见庖厨的标准并不高。毕竟汉末时期就那么几种烹饪方式,就那么几种食材,翻过来覆过去地做,厨艺怎么都不会差的。
谢乔没必要招太满,先招一个就够了,其他用得上的直接叫来帮忙,反正大部分人都闲着,正好有事做,她总不能白养着吧。
在列表里浏览了一遍,谢乔选定了【刘蕙】作为食肆的第一位厨师,她就是一直在帮忙做大锅饭的刘婶,为人热情,也挺会处事招呼人的。
招募完成,刘婶瞬间出现在谢乔面前,她点击查看属性。
【刘蕙
年龄:37
厨艺:[烤饼]、[汤饼]、[粥]、[馒头]
薪酬:400/月
满意度:100/100】
食肆跟工坊一样,厨师掌握某种美食的厨艺需要类似于[图纸]的[菜谱],当然谢乔也能人工去教,不过她的厨艺仅限于把自己饿不死,[菜谱]更靠谱。
目前食肆里厨具齐备,锅、灶皆是崭新的,后厨面积宽敞,人多也不会因为拥挤周转不开,多口锅能同时烹调食物:代替家里灶房的大食堂能正式启用了。
当然现阶段还只是不对外盈利的食堂,等等城里百姓家家户户都有收入了,她再调整利润率,把免费食堂变为商业性的食肆,变成自己的其中一项产业。
产业多到忙不过来后就盘给商人,收取一定的租金和商税。
签到第十四天,谢乔再次开出了[初级神奇土壤]的双黄蛋,照例先种上小麦。
还开出了[王不留行x1],足有一公斤。
这是一味中草药,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一言以蔽之:能治痛经。
谢乔把这一公斤的王不留行全放进了医馆的药材柜抽屉里。
榆安城中,一级的城门楼和县府也相继落成了。
城门楼高于城墙,女墙和垛口在原本城墙的基础上得到了加固。门楼上视野更好,有堆放石头、滚木的平台,还装配了一架与箭楼类似的强弩。如果敌军推着攻城锤来撞击城门,巨石、滚木下落,弩箭齐发,将敌军的攻势直接扼死在城门楼下。
城门楼上的砖瓦第一次用到了黏土作为材料,显得威严庄重,透出几分厚重的美感,毕竟这是一座城的象征。
门楼下的城门包括大门和小门,小门常开,作为百姓平时进出城的通道。大门是重门,不轻易开启,只有军事通行或紧急事件才开启,平时用一根几人合力才能抱动的横木作为门栓。
从小门出城,回头一看,城门上的牌匾上凿刻着遒劲大气的两个字,“榆安”。顿时,一股自豪感从谢乔心底油然而生――这城,我的!
县府位于城池的最中间位置,同样用到了黏土作为建筑材料,砖瓦结构,不过现在的县府对谢乔而言仅仅是看起来具有古风特色的建筑群。
打开[县府・1级]的面板,眼前弹出县府整个机构的大框架。
首先是作为一县之长的县令位于金字塔的最顶端,县令(县长)是县这个行政单位的绝对权威,拥有除任免官员以外的几乎所有权力。
权力金字塔的再下一层,是县令的两个助手,县丞和县尉。
县丞为文职,主管文书、刑狱;县尉为武职,主管治安、军事。
再往下,县丞还有乡、里等下属机构,主民事赋税;县尉则有亭、邮等下属机构,主治安邮驿。
当然,这是县府最精简最核心的框架,在主线以外还有大量的佐官,比如功曹史,类似于县府的“秘书长”;主簿、廷掾、少府、游徼等等官吏。
没有人才可供使用,所以现在的县府肯定运行不起来的,也没有运转起来的必要。谢乔修筑县府的目的主要是要让谢均先挂上名,成为县府的主官,让他的各项技能发挥作用。
后续县府的官吏要么招募,要么就自己培养。她下一步的计划就是修建官学,发展教育,为自己的势力源源不断地发展新生力量,培育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
系统有东汉现成的官制,谢乔可以直接抄,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她也可以修改。比如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是最基本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还要重视商业发展,重视科技和生产力。
总而言之,古代封建王朝的弊端和局限性,谢乔作为一个现代人都能进行人为调控,或者说打上一些她自己的补丁。使未来自己的势力,这一台庞大机器能持续良性运行。
点击[县府]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谢乔选择将人物[谢均]擢升为县令,只挂名,不处理任何具体政务,他的身体状况也不支持。
再点进谢均的面板,在他名字旁边出现了一个新标签,[榆安・县令]。与此同时,他技能列表里的安民、机巧、勤耕、清政四个技能同时显示正在发挥效果。
谢乔再将人物[梁汾]擢升为县尉,说“擢升”不大准确,毕竟人曾经是部都尉,那是郡一级的官吏。
不过当设置成功后,谢乔发现他的忠诚度还是上升到了72点,“加官进爵”对麾下人物忠诚度的提升肉眼可见。
签到第十五天,谢乔开出了[芝麻种子x1],成熟后的芝麻粒能榨出芝麻油,如果她能和工匠师傅商量着弄出一台简易的榨油装置,离吃到炒菜的梦想就不远了。
整五天的额外奖励开出了[30天寿命]。谢乔后知后觉地发现,开出了的[寿命]道具不一定要全部使用,而是可以储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天”为单位进行自由分配。
谢乔分给了自己十天[寿命],剩下的先存着,谢均身上还有三十多天的寿命暂不用去管。
她想用[寿命]推快一下时间的进度。
因为暂时没有要紧事了。
最近这些天,城外的匈奴人都在兢兢业业地按照她的指示采掘材料,她也实斤实两地给与粮草进行交换。
双方甚至都渐渐养成了习惯,一手交粮,一手交材料,不过多交流,不节外生枝,俨然成了雇主和长工的关系。双方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这再好不过了,匈奴人原本的粮草差不多彻底耗尽了,她每天给予的量恰好能维持他们一天不饿肚子,属于是现干活现给钱,全然不必担心对方拿了粮背叛之类的,因为离了她一天,他们就得饿肚子。
搬回来的材料,谢乔按照计划继续持续修筑城池内的一级建筑,从最迫切需要的,到不怎么需要的,最后是暂时完全用不上的,总之都得建造,为了拿到丰厚的任务奖励。
备齐材料,创建建筑的任务后,她就不需要再管了,留着系统自己完工。
还有必须要使用[寿命]推进时间的理由,那就是“瘾”。
现代人和古人的物欲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之前刚穿过来时,谢乔生存压力大,忙,抽不出身,感觉还不那么明显。一旦没有迫切的生存压力,急需处理的事情没那么多,对这个新世界慢慢适应不再有新奇的感受时,稍微闲下来,物欲就凸显出来了。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概就是如此。
当食物能吃饱时,自然而然开始追求吃得好、吃得香、吃得享受。
尤其是这几天,谢乔想念炸鸡、奶茶、烧烤、火锅的欲念与日俱增,哪怕是穿越前一天她点的、因为嫌弃味道太怪、菜没煮熟、她挑着吃了些就放一边的外卖麻辣烫,她都想吃。
她也疯狂地想念信息时代,想念互联网,想念电子产品,想玩手机,想刷短视频,想看电影,想看土狗文学小说,想打电脑游戏,甚至想剪鬼畜视频,想和她视频评论里的网友互动,想和喷她的人激情对线。
除了不想上班以外,原世界的一切她都想念,魂牵梦萦。
戒网瘾真的太难了!
谢乔痛苦落泪。
如果用[寿命]推进时间,这些感受和念头都会短暂地消泯。这是ace教的,不过之前一直没怎么在意。
谢乔找了张凳子坐在家的院子里,开始调节时间流逝的倍速。
调节至两倍速时,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感。谢乔再调到八倍速,仍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她还以为大脑会有些眩晕感的,实际上她都感觉不到时间流速变快了,身体四肢还能行动自如,只有当她抬头看天时,流云快速地变化,她才感觉到了时间真的在飞逝。
谢乔再调节至最高快的六十四倍速,一切感官照旧,但仅仅过了一分钟,她就感受到了肚子传来的饥饿感,口渴唇干,想上茅房。
毕竟以她为参照物的这一分钟里,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再抬头看天上的云朵,如同暴风雨的海面,汹涌剧烈地变化着,每一瞬每一秒都是截然不同的形态。
低下来观察院子里,谢均,一个罹患重疾、身体虚弱的病人,正以光速在疯狂且鬼畜地移动中。
健康的阿适的移速更快,快到直接出现残影。
阿适大概走到谢乔身边说了什么话,但她完全听不清接收不到,想回话时,人又已经秒闪到了十几米外。
谢乔头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时间的飞逝,白驹过隙这个词被具体化了。如果是在原世界,时间这样流逝过去,她会非常焦躁。因为这意味着青春的逝去,意味着变老,时光一去不复返,人无再少年。
但是有[寿命]在,能为她锁住青春,永远停留在18岁(误)。
签到第十九天,无特殊奖励。
好消息是:工坊那头制造的弓箭完成了,在李固等三位工匠师傅,以及阿适等十名助手的努力下,成功制作出了四十把长弓,十二把大刀总共熔成了1002枚箭镞,对应1002束木质箭支。
箭镞和箭支能合成完整的箭,但是无法配备箭羽。箭羽需要大型飞禽的翎羽,如鹰、雕等,大鹅也能替代,但这些谢乔都弄不到,她选择将就。箭羽的作用本就是为了维持射出去的箭支的稳定性,有箭羽的□□,射远处的目标也不会飘。而守城不需要射太远,只要弓手能在城墙上能射到城下的敌人,射死云梯上准备登城墙的敌人就足够了。
现在武器有了,有从戎意愿的精装人口也充足,谢乔毫不犹豫地选择再招募四支十人队的[西凉弓手]。
新部队的四十名士兵瞬间全副戎装出现在了兵营里,谢乔再一一点击[训练],使他们在系统的牵引下来到靶场前进行射术练习。
这样一来,谢乔总共就拥有了六支[西凉弓手]部队,一支[西凉轻卒],一支[西凉弓骑],部曲总人数来到了八十人。
一支十人的[西凉弓手]每月的军饷为两贯八百钱,即两千八百文钱。谢乔粗略地算了一下,全部八支部队每月军饷超过了二十贯,再加上工匠、大夫和厨师的薪酬,月支出奔三十贯去了,压力瞬间就上来了。
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还得再加快点进度,产业需要尽快开始盈利,否则只出不进,很容易就会破产的。给部曲发不出粮饷,给旗下产业的员工发不出薪酬,她势力的财政就只能崩溃了。
虽然军费维持颇高,但招募这些部曲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而言至少在人数上是可观,当然他们的大部分还都只是新兵,还需要投入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城墙、门楼和箭楼已经立起来了,匈奴以骑兵为主,攻城得造云梯爬城墙,等匈奴下马进攻时,谢乔只需要命令强弩和弓箭手全部瞄准云梯,万箭齐发,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怵攻城了。
谢乔现在心里越来越有底了。
她登上雅丹哨点极目远眺,西北侧绝大部分几乎悉数成了平整的土地,她反而开始觉得这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匈奴人蛮有意思的。
目前榆安城的一级建筑差不多都快建完了,城池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离不开他们的勤劳。
再等几天,她新招募的[西凉弓手]训练得差不多,具有初步的战斗力后,她就准备信守承诺,给他们回去过冬的粮食,把人请回北方的草原了。
谢乔留意到之前在城池三个角封锁的匈奴斥候骑兵,已经撤掉了大部分,只留下零星的几名斥候进行轮岗监视,足以证明匈奴人对榆安的敌意越来越低了,这是一个好兆头。
签到第二十天,依然没开出特别的奖励。
但是满五的额外奖励让谢乔两眼放光:[铁矿勘探符x1]。
目光悬停在道具上,弹出详细介绍,使用后[铁矿勘探符],可以勘测方圆五十公里的铁矿分布信息。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钢铁产量被视为国力的象征,古代尤其如此。
古人寻找铁矿矿脉,还得依靠吸铁石砂翻山越岭地去找,即使找到,绝大多数还都是贫矿,采掘出来费力又不讨好,而太深的矿藏根本无法采掘。所以古代的冶炼业发展缓慢,从先秦时期铁器开始出现,到全面推广普及使用,整整走了几个世纪。好家伙,这是直接给她整了个精确定位的雷达探测仪。
谢乔:酷!
……
时节已经进入了冬天,凛冽的寒风混合着砂砾不断刮向部落的营帐,夜里的营火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被扑灭。这样的天气,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下雪。
极支辽疲惫地躺在中军营帐里,他干了一天的体力活,爬上石台子凿石块。这是最累的活计,坚持不了几个时辰手掌就会磨破皮,所以凿石块他们都换着来。
虽然他是部族的首领,但并不特殊,弟兄们能吃的苦,他同样也能。
这一天下来直接累瘫,在这样大风的天气里都能汗流浃背,足见工作强度,但他却过得充实。因为他知道,明日就可以用这些采掘的材料换取填饱肚子的粮草。
这就是勒节说的,日子有了盼头。
事实上,极支辽已经沉下来心,参与集体劳作好几天了。除了采掘石料,伐木、挖掘黏土、运送各种材料,他都轮换过。当然,搬送材料是最轻松的,因为可以用马匹代劳,牵根绳子在后面拖着,但人得在地上走路,不能偷懒骑马背上,否则马会尥蹶子的。
昨天勒节想抓着马鬃借力,差点没被马给踹飞。
勒节在汉人地界生活过,汉人的习性沾染了不少,身体虚得很,就昨天身上出了点汗,寒风一吹就得风寒了。但应该并不严重,至少今天喝粥的时候,还有跟他抢的力气。
极支辽看向一旁紧紧裹着羊绒还在瑟瑟发抖的勒节,嘲讽道:“你看看部族的男儿,除了你还有谁病了,跟只刚下下来的小羊羔似的。”
“首领有空闲讥我,不如多想想我们的活路。”勒节幽幽地冒出来一句。
“什么活路,勒节你怕是烧糊涂了吧?”极支辽不解。
“看似我们每天都有粮草,基本都能吃饱,可实际上已经无路可退了。”勒节沉声道。
病倒的这一天,他躺下来,长时间地凝望着军帐的顶棚,反而想透彻了。
时至今日,营帐内已没有任何余粮,每天得靠新发配的粮草度日,行军打仗最重要的粮草却全系于对方身上。一旦土城不再供给,迎接他们这两千多人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不知不觉间,他们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从最开始的所谓的“交易”合作关系,演变成了现在的依赖。
当他们还沉浸在一次又一次获得粮草的喜悦中时,那个女人早已机关算尽,她比他们高明太多了。
因为当时食物太诱人,他同样被蒙蔽住了。现在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场交易从一开始根本就是不对等的:离了粮草他们活不了,但对方离了他们采掘的材料,照样活得好好的。
被这样一说,极支辽瞬间有些后怕地领悟到了。
他苦恼地问:“对啊勒节,你说他们粮草到底还有多少,他们每日给我们的不少,城里人也得吃喝,怎么就是耗不尽啊?”
勒节迷茫地摇摇头,他同样费解。土城四面一直都有斥候骑兵监视,确保没人从城中溜出去过,他们也没地补充粮草,可粮草就是用不完。
极支辽心思一动,“勒节,不如明日我们问她多要些,此前一直都是她定,我们应当主动硬气一回。”
“若是不给,我们就不交易了!”他硬气地补充。
他想的是,多要的粮草就偷偷攒着,攒到足够多,就不必再受人掣肘了。
勒节直接一盆凉水浇下来:“若真闹掰了,首领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攻下土城?白天你应该见识过了,就这几日,他们又造出了一座箭楼,还修起了城门楼,城墙高大坚固,若是攻城,我们连三层的把握都不到。”
极支辽一时哑口无言,拳头攥紧,浑身发抖。汉人!又是可恶的汉人,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不过首领,”勒节画风一转,声音柔和了一些,“这么久以来,土城里的汉人信守承诺,也没在粮草里下过毒,倒还算道义。”
极支辽突然觉察到有些不对劲,立即严肃地瞪着他。
“勒节,你不会是想降吧?我告诉你,想都不要想,难道部族的百年屈辱还不够?我勺夏男儿,可以曝尸荒野,宁死不降!”
“没皮没脸你就去降,反正你长年跟汉人混迹在一起,恐怕早就失去了血性。”极支辽嘲讽地补充。
勒节颇觉无语地白了他一眼,倒也不计较,转而说:“首领,你可还记得最初那名汉人女子请我们谈话时,她说过什么吗。她说我们回部族过冬的粮草她也会给够,我在想,如果此前她都信守承诺,那么这番话会不会也是真的。”
面对当下的困境,勒节没有破解的思路,他只能这样想,这大概算是他的美好期冀。
首领因为少年时被边境的汉人坑骗太多,所以偏见根深蒂固,他于汉境生活多年看得更透彻,汉人与他们勺夏人没什么分别,有狡诈奸滑的,有普通人,也有品德高尚宽厚仁义的。
“绝无可能!”极支辽斩钉截铁地说,“之前定是汉人耍的伎俩,为笼络住我们。运回部族过冬的粮草给养,所需数目之多,他们岂能拿得出?”
可话说到这里,极支辽心情一下子沉重了。现在不光得解决粮草问题,还得带给养回部族过冬,虽然勺夏只是小部族,人口也不少,部族还有少量余粮,但肯定不够过冬。南下这许多日一无所获,本打算夺城后速回,结果越拖越久,这些日子他明显能感觉到好些弟兄都开始想念部族的亲人了。
关键的是,他们还能回去吗?
极支辽心情沉闷地倒下去。
第二日,双方准时出现在交易地点。勒节身体还未痊愈,依然带病骑马来了。
之前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交易,他们给材料,对方给尾款和下场交易的定钱,很少对话交流。这一次极支辽主动出声,开门见山,“你给我们的粮草不够,还有不少弟兄饿肚子,再多点粮草,我们……”
顿了顿说出来,“我们可以再卖点力。”
“没问题。”谢乔爽快地说。
闻言,极支辽瞪大了双眼,这比想象中的容易太多了。
而一旁的勒节更是迟迟不敢相信,一度以为自己烧糊涂了,产生了幻觉。
“你们是不是该回漠北了?”谢乔觉得差不多到时候了。
“你是何意?”极支辽讶然。
谢乔没急着答,回头示意了一下,她身后的几名弓骑兵立即从马背上般下来整整十袋面粉和三袋大米,这差不多是平常给他们的五天的量。
谢乔看向对面的极支辽,再扫了一眼面色苍白、病态尽显的勒节,“我们再做最后一场大交易,我同你们说过,你们返回漠北的粮草我会准备,我说到做到。事成之后,我再予你们二十倍于此的粮草。”
声音传进耳朵里,极支辽一时目光呆滞,半晌后他讷讷地侧过脸,与勒节对视,两人面面相觑。
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后,勒节瞬间觉得自己大病初愈,煞白的脸一下子充满了血色。他好了,好极了!
勒节激动地说:“你要我们做什么,尽管提!”
谢乔转头看向西方向,伸手指,“从这里往西大约二十里地,再往正北十里地,有一座马鞍山,劳烦你们从山脚挖开,往下掘三丈,掘出全部铁矿,再搬送到这里,时日不计。”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在18号中午发哈,以后我尽量每天中午更新,有时候可能会晚感谢在2024-01-1622:57:38~2024-01-1701:51: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杀手串联杀马特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中个大奖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好比是来了瞌睡就有人给你递枕头,广告的出现简直恰到好处!
谢乔看着字幕显示的这四本医书眼睛直发光。
《青囊书》相传是“外科鼻祖”华佗的毕生心血和行医经验,但因为门下弟子保存不当,已经亡佚了。《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论述传染病和内科杂病的著作,堪称中国临床医学的滥觞。《千金方》是“药王”孙思邈的心血,进一步将中国的临床医学发扬光大。《本草纲目》就更不用说了,古代中医学的集大成者,连老外都承认这是百科全书一般的巨著。
四部旷古烁今的典籍皆不属于这个时代,虽然前两部的作者华佗和张仲景也是东汉人,但现在的光和年间他们基本还是青年时期,典籍尚在孕育当中。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兵祸不断,毫无疑问地,这四部先进的医学典籍提前出世能救天下千千万万人的性命!
妙!妙不可言!
继而谢乔发现了一个事实,迄今为止,通过观看广告给到的奖励,无一不是逆天的:时间回溯、连□□,包括现在的四部中医典籍。
她就是纳闷为什么ace一开始不跟她说明,这家伙太不够意思了,好东西藏着掖着,生怕她过得太好了是吧?
现在谢乔大致摸到了广告的触发机制,往往是在她事业不顺、遭遇重大挫折、迫切渴求一样的物品的时候,这种时刻出现的奖励恰到好处,好到她无法拒绝。
这一次当然也不会拒绝,谢乔直接点击观看。
已经看过几则广告,她现在经验丰富,看系统的破广告就是主打一手忍耐。
事实上在原世界谢乔的忍耐性其实很好,那是她当社畜千锤百炼训练出来的。进入职场,自身没有那个经济实力,不具备整顿职场的资本,那就只能忍耐老板各种的无端要求咯。
渐渐地,眼前的光斑显现出清晰的图像。
右上角显示的倒计时是900秒。依稀记得上次的广告时间还是600秒来着,广告时长似乎在提升。不过15分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看就完事了。
画面出现,是一家药店的柜台前,买药的顾客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长的队列。买到药的顾客脸上喜气洋洋,手里拿着红色外包装的药盒,其他人纷纷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
激昂、亢奋、字正腔圆的播音腔随之响起。
[它,疗效过硬,药到病除,一传十十传百,全国热卖!]
貌似是卖药的广告,倒也应景,该夸系统选广告选的好吗?
谢乔眉头微皱,预感到有点不对劲。
画面一转,一名女记者开始在药店门口进行采访,顾客们无不称赞,一顿猛夸,“见效快”“实惠”“没有副作用”“多年痼疾药到病除”,一个比一个起劲,词都不带重样的。
画面再一转,回到了演播厅。
西装革履的主持人开口了:[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药,不管心脑血管多严重,冠心病、脑血栓多严重,只要一副药,立马就见效,这就是我们的蒙药心脑方!]
[今天我们节目很荣幸请到了蒙药传人,从医六十多年刘老师,刘老师您好。]
当“专家”的脸在镜头里出现时,谢乔无比确定了,这是一条十足的虚假广告,甚至是诈骗广告。
[我的心脑方传承上百年了,您上内蒙打听打听,问问那些患者我这药怎么样……曾经有一所美国医学院拿我的心脑方做临床试验,结果数据出来以后,全世界的心脑血管专家都震惊了。我这个人,一生别无所求,不为名不为利,只希望全国的老百姓都能用上我的蒙药心脑方。]
谢乔记得这位“老专家”的脸,她口中的“一生别无所求”显得何其讽刺。
这条广告里所谓的“专家”,其实就是兼职演员,职业诈骗犯。她时而穿蒙服是治疗冠心病的蒙古老中医,时而穿白大褂又是擅自糖尿病的北大医学院教授。身份、服饰、擅长领域千变万化,目光坚定,一身正气凛然,用这种无耻的手段坑骗过无数老年人。这其中就包括谢乔邻居家的爷奶,老两口本就没什么积蓄,被骗钱,还要吃遭罪的药。邻居奶奶买到药时满心欢喜,结果爷还是脑溢血走了。
为什么她要看这种广告!真就是怎么恶心怎么来是吧?搞人心态也不能这么搞啊。
15分钟时间度日如年,无法换台,不能回避,无时无刻都得看演员的表演。脸上全是伪善,说着义正言辞的话,干的全是不要脸的事,谢乔贫血都气成了高血压。
终于广告播送完毕,谢乔早已在心里咒骂了无数遍,差点破防。
她深呼吸,花了好一阵子才终于平复下心情。
关于广告,谢乔貌似又总结出了一条规律:系统在专注搞她难受,肾宝片,不孕不育,馋嘴时播烤肉,以及刚刚的诈骗广告,不把她搞崩誓不罢休。她肯定,广告的内容不会是随机播放的,虽然广告的本质是推销产品,但也不乏很多有趣的、养眼的、脑洞大开的、脍炙人口的广告,为什么非得给她挑这些?
意义何在?整她系统能得到什么快乐吗?
想不明白。
谢乔暂时先不管,她专注看眼前弹出来的字幕。
【《青囊书》《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已装配[医馆1级]。】
这让谢乔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系统给的奖励并不是简单的四本书,而是和“三经”一样,是一种光环,只要是被她招募进医馆的大夫都会加持这种光环。
她再点击具邕大夫的属性查看,面板信息果然发生了变化。
【……
医术:-
《黄帝内经》(略知)-
《神农本草经》(略知)-
《难经》(初窥门径)-
《伤寒杂病论》(未知)-
《青囊书》(未知)-
《千金方》(未知)-
《本草纲目》(未知)
……】
具大夫原本的三维属性变成了七维,括号里的“未知”表示他还没有学习过该医书,对一部医书的掌握程度依次是:未知、略知、初窥门径、渐入佳境、游刃有余、炉火纯青、妙手回春、登峰造极等八个水平。
七本医典够用了,全是传统中医的精髓,只要掌握,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疑难杂症都能得到根治。
谢均也有救了。
谢乔忽然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把汉末两大神医张仲景和华佗都招入医馆,《伤寒杂病论》和《青囊书》提前问世,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悬壶济世,会不会创造出更伟大的中医理论和疗法,造福后世。
想到这里,谢乔内心的收集癖在蠢蠢欲动,收集谋士、武将自然不在话下,她还要收集名医!
回到现实中来,一级医馆虽然落成了,但条件极其简陋。
满墙的药柜全是空的,谢乔即使把之前在敦煌城抓的药材放进去,也显得空。很多药材都却,这时候如果遇到百姓生一些疑难杂症,具大夫只能看病,给出诊断,却开不了药。
看来在种植农作物之余,她还需要发展一片专门的药圃,用以种植各类草药。有神奇土壤的加持,草药也会迅速生长。至于其他种不出来的药材就只能买了,谢乔下决心尽快把这面大药柜的上千个抽屉全都给填上、填满,这样他们的医疗条件会改善很多。
和具大夫简单交流过后,谢乔在大夫【具邕】的面板上点击[学习]。
系统的驱使下,具邕径直坐下来,闭上眼睛,陷入了绝对的冥想状态。大概是七维的医学知识都在他脑海里过,如此浩如烟海的医学知识,大脑需要时间慢慢领悟。
这里就留具大夫一个人参悟医学经典,谢乔不再打扰,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再去新落成的另一个建筑,食肆。古代的食肆就是饭店,但谢乔更倾向于把她现在的食肆看作是大食堂。
走进大堂里,内部陈设崭新;门前就是账房先生收账记账的一副桌椅,类似于饭店的前台;两列隔断柜子靠在墙边,摆满一个个敦实的酒坛,当然酒坛都是空的,酒得她自己酿造。桌椅板凳摆放整齐,共有二十张大方桌以四乘五的格局摆放着,一张方桌配四条长木凳子,一桌坐得下八个人。
走进后厨,最显眼的自然是多达四座的土灶,每座土灶两口锅,最多可以同时保证八口锅开煮。与这个时代相符的厨具在案板上摆了一溜,全新的。
谢乔特别留意到,灶上镇的锅居然都是铁锅。她自己家里灶房的都还是青铜锅和陶罐。
铁锅起热更快,受热均匀,烹调方式远远多于青铜锅。
她现在就特怀念炒菜的味道来着。
这段时间以面片汤,仍然没有脱离面食的范畴。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长时间吃不到大米饭和炒菜,谢乔心欠欠的,哪哪儿都不对劲。
之前第一批种植出来的小白菜,刘婶用来煮汤了,剩下的一部也是先白灼后用盐干拌,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全部吃法了,没有炒着吃。
确实是,炒菜还不属于这个时代,这时候的人们还无法从植物的果核里提炼出植物油,最多就是动物油。吃到炒菜还得再等等。
谢乔打开食肆的面板。
【食肆(榆安)・1级
庖厨:0(可招募庖厨:19人)
账房:0(可招募账房:3人)
伙计:0(可招募伙计:23人)
收入:0
利润率:0%(可调整)】
庖厨即厨师,庖厨列表里可招募的厨师太多了,可见庖厨的标准并不高。毕竟汉末时期就那么几种烹饪方式,就那么几种食材,翻过来覆过去地做,厨艺怎么都不会差的。
谢乔没必要招太满,先招一个就够了,其他用得上的直接叫来帮忙,反正大部分人都闲着,正好有事做,她总不能白养着吧。
在列表里浏览了一遍,谢乔选定了【刘蕙】作为食肆的第一位厨师,她就是一直在帮忙做大锅饭的刘婶,为人热情,也挺会处事招呼人的。
招募完成,刘婶瞬间出现在谢乔面前,她点击查看属性。
【刘蕙
年龄:37
厨艺:[烤饼]、[汤饼]、[粥]、[馒头]
薪酬:400/月
满意度:100/100】
食肆跟工坊一样,厨师掌握某种美食的厨艺需要类似于[图纸]的[菜谱],当然谢乔也能人工去教,不过她的厨艺仅限于把自己饿不死,[菜谱]更靠谱。
目前食肆里厨具齐备,锅、灶皆是崭新的,后厨面积宽敞,人多也不会因为拥挤周转不开,多口锅能同时烹调食物:代替家里灶房的大食堂能正式启用了。
当然现阶段还只是不对外盈利的食堂,等等城里百姓家家户户都有收入了,她再调整利润率,把免费食堂变为商业性的食肆,变成自己的其中一项产业。
产业多到忙不过来后就盘给商人,收取一定的租金和商税。
签到第十四天,谢乔再次开出了[初级神奇土壤]的双黄蛋,照例先种上小麦。
还开出了[王不留行x1],足有一公斤。
这是一味中草药,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一言以蔽之:能治痛经。
谢乔把这一公斤的王不留行全放进了医馆的药材柜抽屉里。
榆安城中,一级的城门楼和县府也相继落成了。
城门楼高于城墙,女墙和垛口在原本城墙的基础上得到了加固。门楼上视野更好,有堆放石头、滚木的平台,还装配了一架与箭楼类似的强弩。如果敌军推着攻城锤来撞击城门,巨石、滚木下落,弩箭齐发,将敌军的攻势直接扼死在城门楼下。
城门楼上的砖瓦第一次用到了黏土作为材料,显得威严庄重,透出几分厚重的美感,毕竟这是一座城的象征。
门楼下的城门包括大门和小门,小门常开,作为百姓平时进出城的通道。大门是重门,不轻易开启,只有军事通行或紧急事件才开启,平时用一根几人合力才能抱动的横木作为门栓。
从小门出城,回头一看,城门上的牌匾上凿刻着遒劲大气的两个字,“榆安”。顿时,一股自豪感从谢乔心底油然而生――这城,我的!
县府位于城池的最中间位置,同样用到了黏土作为建筑材料,砖瓦结构,不过现在的县府对谢乔而言仅仅是看起来具有古风特色的建筑群。
打开[县府・1级]的面板,眼前弹出县府整个机构的大框架。
首先是作为一县之长的县令位于金字塔的最顶端,县令(县长)是县这个行政单位的绝对权威,拥有除任免官员以外的几乎所有权力。
权力金字塔的再下一层,是县令的两个助手,县丞和县尉。
县丞为文职,主管文书、刑狱;县尉为武职,主管治安、军事。
再往下,县丞还有乡、里等下属机构,主民事赋税;县尉则有亭、邮等下属机构,主治安邮驿。
当然,这是县府最精简最核心的框架,在主线以外还有大量的佐官,比如功曹史,类似于县府的“秘书长”;主簿、廷掾、少府、游徼等等官吏。
没有人才可供使用,所以现在的县府肯定运行不起来的,也没有运转起来的必要。谢乔修筑县府的目的主要是要让谢均先挂上名,成为县府的主官,让他的各项技能发挥作用。
后续县府的官吏要么招募,要么就自己培养。她下一步的计划就是修建官学,发展教育,为自己的势力源源不断地发展新生力量,培育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
系统有东汉现成的官制,谢乔可以直接抄,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她也可以修改。比如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是最基本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还要重视商业发展,重视科技和生产力。
总而言之,古代封建王朝的弊端和局限性,谢乔作为一个现代人都能进行人为调控,或者说打上一些她自己的补丁。使未来自己的势力,这一台庞大机器能持续良性运行。
点击[县府]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谢乔选择将人物[谢均]擢升为县令,只挂名,不处理任何具体政务,他的身体状况也不支持。
再点进谢均的面板,在他名字旁边出现了一个新标签,[榆安・县令]。与此同时,他技能列表里的安民、机巧、勤耕、清政四个技能同时显示正在发挥效果。
谢乔再将人物[梁汾]擢升为县尉,说“擢升”不大准确,毕竟人曾经是部都尉,那是郡一级的官吏。
不过当设置成功后,谢乔发现他的忠诚度还是上升到了72点,“加官进爵”对麾下人物忠诚度的提升肉眼可见。
签到第十五天,谢乔开出了[芝麻种子x1],成熟后的芝麻粒能榨出芝麻油,如果她能和工匠师傅商量着弄出一台简易的榨油装置,离吃到炒菜的梦想就不远了。
整五天的额外奖励开出了[30天寿命]。谢乔后知后觉地发现,开出了的[寿命]道具不一定要全部使用,而是可以储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天”为单位进行自由分配。
谢乔分给了自己十天[寿命],剩下的先存着,谢均身上还有三十多天的寿命暂不用去管。
她想用[寿命]推快一下时间的进度。
因为暂时没有要紧事了。
最近这些天,城外的匈奴人都在兢兢业业地按照她的指示采掘材料,她也实斤实两地给与粮草进行交换。
双方甚至都渐渐养成了习惯,一手交粮,一手交材料,不过多交流,不节外生枝,俨然成了雇主和长工的关系。双方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这再好不过了,匈奴人原本的粮草差不多彻底耗尽了,她每天给予的量恰好能维持他们一天不饿肚子,属于是现干活现给钱,全然不必担心对方拿了粮背叛之类的,因为离了她一天,他们就得饿肚子。
搬回来的材料,谢乔按照计划继续持续修筑城池内的一级建筑,从最迫切需要的,到不怎么需要的,最后是暂时完全用不上的,总之都得建造,为了拿到丰厚的任务奖励。
备齐材料,创建建筑的任务后,她就不需要再管了,留着系统自己完工。
还有必须要使用[寿命]推进时间的理由,那就是“瘾”。
现代人和古人的物欲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之前刚穿过来时,谢乔生存压力大,忙,抽不出身,感觉还不那么明显。一旦没有迫切的生存压力,急需处理的事情没那么多,对这个新世界慢慢适应不再有新奇的感受时,稍微闲下来,物欲就凸显出来了。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概就是如此。
当食物能吃饱时,自然而然开始追求吃得好、吃得香、吃得享受。
尤其是这几天,谢乔想念炸鸡、奶茶、烧烤、火锅的欲念与日俱增,哪怕是穿越前一天她点的、因为嫌弃味道太怪、菜没煮熟、她挑着吃了些就放一边的外卖麻辣烫,她都想吃。
她也疯狂地想念信息时代,想念互联网,想念电子产品,想玩手机,想刷短视频,想看电影,想看土狗文学小说,想打电脑游戏,甚至想剪鬼畜视频,想和她视频评论里的网友互动,想和喷她的人激情对线。
除了不想上班以外,原世界的一切她都想念,魂牵梦萦。
戒网瘾真的太难了!
谢乔痛苦落泪。
如果用[寿命]推进时间,这些感受和念头都会短暂地消泯。这是ace教的,不过之前一直没怎么在意。
谢乔找了张凳子坐在家的院子里,开始调节时间流逝的倍速。
调节至两倍速时,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感。谢乔再调到八倍速,仍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她还以为大脑会有些眩晕感的,实际上她都感觉不到时间流速变快了,身体四肢还能行动自如,只有当她抬头看天时,流云快速地变化,她才感觉到了时间真的在飞逝。
谢乔再调节至最高快的六十四倍速,一切感官照旧,但仅仅过了一分钟,她就感受到了肚子传来的饥饿感,口渴唇干,想上茅房。
毕竟以她为参照物的这一分钟里,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再抬头看天上的云朵,如同暴风雨的海面,汹涌剧烈地变化着,每一瞬每一秒都是截然不同的形态。
低下来观察院子里,谢均,一个罹患重疾、身体虚弱的病人,正以光速在疯狂且鬼畜地移动中。
健康的阿适的移速更快,快到直接出现残影。
阿适大概走到谢乔身边说了什么话,但她完全听不清接收不到,想回话时,人又已经秒闪到了十几米外。
谢乔头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时间的飞逝,白驹过隙这个词被具体化了。如果是在原世界,时间这样流逝过去,她会非常焦躁。因为这意味着青春的逝去,意味着变老,时光一去不复返,人无再少年。
但是有[寿命]在,能为她锁住青春,永远停留在18岁(误)。
签到第十九天,无特殊奖励。
好消息是:工坊那头制造的弓箭完成了,在李固等三位工匠师傅,以及阿适等十名助手的努力下,成功制作出了四十把长弓,十二把大刀总共熔成了1002枚箭镞,对应1002束木质箭支。
箭镞和箭支能合成完整的箭,但是无法配备箭羽。箭羽需要大型飞禽的翎羽,如鹰、雕等,大鹅也能替代,但这些谢乔都弄不到,她选择将就。箭羽的作用本就是为了维持射出去的箭支的稳定性,有箭羽的□□,射远处的目标也不会飘。而守城不需要射太远,只要弓手能在城墙上能射到城下的敌人,射死云梯上准备登城墙的敌人就足够了。
现在武器有了,有从戎意愿的精装人口也充足,谢乔毫不犹豫地选择再招募四支十人队的[西凉弓手]。
新部队的四十名士兵瞬间全副戎装出现在了兵营里,谢乔再一一点击[训练],使他们在系统的牵引下来到靶场前进行射术练习。
这样一来,谢乔总共就拥有了六支[西凉弓手]部队,一支[西凉轻卒],一支[西凉弓骑],部曲总人数来到了八十人。
一支十人的[西凉弓手]每月的军饷为两贯八百钱,即两千八百文钱。谢乔粗略地算了一下,全部八支部队每月军饷超过了二十贯,再加上工匠、大夫和厨师的薪酬,月支出奔三十贯去了,压力瞬间就上来了。
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还得再加快点进度,产业需要尽快开始盈利,否则只出不进,很容易就会破产的。给部曲发不出粮饷,给旗下产业的员工发不出薪酬,她势力的财政就只能崩溃了。
虽然军费维持颇高,但招募这些部曲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而言至少在人数上是可观,当然他们的大部分还都只是新兵,还需要投入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城墙、门楼和箭楼已经立起来了,匈奴以骑兵为主,攻城得造云梯爬城墙,等匈奴下马进攻时,谢乔只需要命令强弩和弓箭手全部瞄准云梯,万箭齐发,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怵攻城了。
谢乔现在心里越来越有底了。
她登上雅丹哨点极目远眺,西北侧绝大部分几乎悉数成了平整的土地,她反而开始觉得这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匈奴人蛮有意思的。
目前榆安城的一级建筑差不多都快建完了,城池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离不开他们的勤劳。
再等几天,她新招募的[西凉弓手]训练得差不多,具有初步的战斗力后,她就准备信守承诺,给他们回去过冬的粮食,把人请回北方的草原了。
谢乔留意到之前在城池三个角封锁的匈奴斥候骑兵,已经撤掉了大部分,只留下零星的几名斥候进行轮岗监视,足以证明匈奴人对榆安的敌意越来越低了,这是一个好兆头。
签到第二十天,依然没开出特别的奖励。
但是满五的额外奖励让谢乔两眼放光:[铁矿勘探符x1]。
目光悬停在道具上,弹出详细介绍,使用后[铁矿勘探符],可以勘测方圆五十公里的铁矿分布信息。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钢铁产量被视为国力的象征,古代尤其如此。
古人寻找铁矿矿脉,还得依靠吸铁石砂翻山越岭地去找,即使找到,绝大多数还都是贫矿,采掘出来费力又不讨好,而太深的矿藏根本无法采掘。所以古代的冶炼业发展缓慢,从先秦时期铁器开始出现,到全面推广普及使用,整整走了几个世纪。好家伙,这是直接给她整了个精确定位的雷达探测仪。
谢乔:酷!
……
时节已经进入了冬天,凛冽的寒风混合着砂砾不断刮向部落的营帐,夜里的营火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被扑灭。这样的天气,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下雪。
极支辽疲惫地躺在中军营帐里,他干了一天的体力活,爬上石台子凿石块。这是最累的活计,坚持不了几个时辰手掌就会磨破皮,所以凿石块他们都换着来。
虽然他是部族的首领,但并不特殊,弟兄们能吃的苦,他同样也能。
这一天下来直接累瘫,在这样大风的天气里都能汗流浃背,足见工作强度,但他却过得充实。因为他知道,明日就可以用这些采掘的材料换取填饱肚子的粮草。
这就是勒节说的,日子有了盼头。
事实上,极支辽已经沉下来心,参与集体劳作好几天了。除了采掘石料,伐木、挖掘黏土、运送各种材料,他都轮换过。当然,搬送材料是最轻松的,因为可以用马匹代劳,牵根绳子在后面拖着,但人得在地上走路,不能偷懒骑马背上,否则马会尥蹶子的。
昨天勒节想抓着马鬃借力,差点没被马给踹飞。
勒节在汉人地界生活过,汉人的习性沾染了不少,身体虚得很,就昨天身上出了点汗,寒风一吹就得风寒了。但应该并不严重,至少今天喝粥的时候,还有跟他抢的力气。
极支辽看向一旁紧紧裹着羊绒还在瑟瑟发抖的勒节,嘲讽道:“你看看部族的男儿,除了你还有谁病了,跟只刚下下来的小羊羔似的。”
“首领有空闲讥我,不如多想想我们的活路。”勒节幽幽地冒出来一句。
“什么活路,勒节你怕是烧糊涂了吧?”极支辽不解。
“看似我们每天都有粮草,基本都能吃饱,可实际上已经无路可退了。”勒节沉声道。
病倒的这一天,他躺下来,长时间地凝望着军帐的顶棚,反而想透彻了。
时至今日,营帐内已没有任何余粮,每天得靠新发配的粮草度日,行军打仗最重要的粮草却全系于对方身上。一旦土城不再供给,迎接他们这两千多人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不知不觉间,他们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从最开始的所谓的“交易”合作关系,演变成了现在的依赖。
当他们还沉浸在一次又一次获得粮草的喜悦中时,那个女人早已机关算尽,她比他们高明太多了。
因为当时食物太诱人,他同样被蒙蔽住了。现在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场交易从一开始根本就是不对等的:离了粮草他们活不了,但对方离了他们采掘的材料,照样活得好好的。
被这样一说,极支辽瞬间有些后怕地领悟到了。
他苦恼地问:“对啊勒节,你说他们粮草到底还有多少,他们每日给我们的不少,城里人也得吃喝,怎么就是耗不尽啊?”
勒节迷茫地摇摇头,他同样费解。土城四面一直都有斥候骑兵监视,确保没人从城中溜出去过,他们也没地补充粮草,可粮草就是用不完。
极支辽心思一动,“勒节,不如明日我们问她多要些,此前一直都是她定,我们应当主动硬气一回。”
“若是不给,我们就不交易了!”他硬气地补充。
他想的是,多要的粮草就偷偷攒着,攒到足够多,就不必再受人掣肘了。
勒节直接一盆凉水浇下来:“若真闹掰了,首领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攻下土城?白天你应该见识过了,就这几日,他们又造出了一座箭楼,还修起了城门楼,城墙高大坚固,若是攻城,我们连三层的把握都不到。”
极支辽一时哑口无言,拳头攥紧,浑身发抖。汉人!又是可恶的汉人,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不过首领,”勒节画风一转,声音柔和了一些,“这么久以来,土城里的汉人信守承诺,也没在粮草里下过毒,倒还算道义。”
极支辽突然觉察到有些不对劲,立即严肃地瞪着他。
“勒节,你不会是想降吧?我告诉你,想都不要想,难道部族的百年屈辱还不够?我勺夏男儿,可以曝尸荒野,宁死不降!”
“没皮没脸你就去降,反正你长年跟汉人混迹在一起,恐怕早就失去了血性。”极支辽嘲讽地补充。
勒节颇觉无语地白了他一眼,倒也不计较,转而说:“首领,你可还记得最初那名汉人女子请我们谈话时,她说过什么吗。她说我们回部族过冬的粮草她也会给够,我在想,如果此前她都信守承诺,那么这番话会不会也是真的。”
面对当下的困境,勒节没有破解的思路,他只能这样想,这大概算是他的美好期冀。
首领因为少年时被边境的汉人坑骗太多,所以偏见根深蒂固,他于汉境生活多年看得更透彻,汉人与他们勺夏人没什么分别,有狡诈奸滑的,有普通人,也有品德高尚宽厚仁义的。
“绝无可能!”极支辽斩钉截铁地说,“之前定是汉人耍的伎俩,为笼络住我们。运回部族过冬的粮草给养,所需数目之多,他们岂能拿得出?”
可话说到这里,极支辽心情一下子沉重了。现在不光得解决粮草问题,还得带给养回部族过冬,虽然勺夏只是小部族,人口也不少,部族还有少量余粮,但肯定不够过冬。南下这许多日一无所获,本打算夺城后速回,结果越拖越久,这些日子他明显能感觉到好些弟兄都开始想念部族的亲人了。
关键的是,他们还能回去吗?
极支辽心情沉闷地倒下去。
第二日,双方准时出现在交易地点。勒节身体还未痊愈,依然带病骑马来了。
之前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交易,他们给材料,对方给尾款和下场交易的定钱,很少对话交流。这一次极支辽主动出声,开门见山,“你给我们的粮草不够,还有不少弟兄饿肚子,再多点粮草,我们……”
顿了顿说出来,“我们可以再卖点力。”
“没问题。”谢乔爽快地说。
闻言,极支辽瞪大了双眼,这比想象中的容易太多了。
而一旁的勒节更是迟迟不敢相信,一度以为自己烧糊涂了,产生了幻觉。
“你们是不是该回漠北了?”谢乔觉得差不多到时候了。
“你是何意?”极支辽讶然。
谢乔没急着答,回头示意了一下,她身后的几名弓骑兵立即从马背上般下来整整十袋面粉和三袋大米,这差不多是平常给他们的五天的量。
谢乔看向对面的极支辽,再扫了一眼面色苍白、病态尽显的勒节,“我们再做最后一场大交易,我同你们说过,你们返回漠北的粮草我会准备,我说到做到。事成之后,我再予你们二十倍于此的粮草。”
声音传进耳朵里,极支辽一时目光呆滞,半晌后他讷讷地侧过脸,与勒节对视,两人面面相觑。
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后,勒节瞬间觉得自己大病初愈,煞白的脸一下子充满了血色。他好了,好极了!
勒节激动地说:“你要我们做什么,尽管提!”
谢乔转头看向西方向,伸手指,“从这里往西大约二十里地,再往正北十里地,有一座马鞍山,劳烦你们从山脚挖开,往下掘三丈,掘出全部铁矿,再搬送到这里,时日不计。”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在18号中午发哈,以后我尽量每天中午更新,有时候可能会晚感谢在2024-01-1622:57:38~2024-01-1701:51: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杀手串联杀马特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中个大奖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