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第 21 章 跑图

  这是一位被打上“均才”标签的人物。所谓均才,即文武全才,什么都会一点,像万金油一样,可以安排到任何一个岗位上,适合前期人手不足的时候招募。

  谢乔现在倒还真需要一个万金油。

  一年后黄巾起义,她远征中原地区,自然会带上将才梁汾,治才谢均则守家。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均才,具备一定的武力,文又能辅佐谢均管理城池,简直完美。

  谢乔的收集癖在蠢蠢欲动,敦煌郡难得出一个人才,什么都不说了,拿下!

  附近出现可招募人才最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找到他,而如果这个人是在上万人口的城池中,且没什么名气,那么难度将陡然上升。

  这还是在敦煌城这样的偏远小城,若是有朝一日去了长安洛阳这样的首都级别巨城市,那得望山跑死马啊。

  “陈珩”这个名字显然也不是出名的人物,至少在谢乔的认知里没听说过。如果像谢均一样是籍籍无名之辈,找起来会很棘手,之前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谢均已经实属踩了狗屎运。

  她很难在短时间内连踩两坨狗屎,个位数的气运值不支持。

  谢乔领着谢适往集市方向走,大脑陷入了思考。

  上次她来敦煌城,可招募人物列表里没有陈珩这个名字,有两种可能,完全不具备招募条件,以及这人当时根本不在敦煌。直接让她更倾向于后者。

  假定是后者,那么此人就是这两个多月来敦煌的。

  这两个多月是大西北的冬天,野外温度极低,时常大雪纷飞,不适宜长途赶路,更不适宜拖家带口、大包小包地迁居。所以这期间基本上不会有从外地来的。

  谢乔眼睛突然一亮,有人必须要来敦煌,而且已经来了。

  那就是被朝廷委命的新任敦煌太守,及其亲眷。

  思来想去的时间已经到了集市,谢乔先将自己出售的商品摆上,占住位置,随后四下望了望,问一位巡视市集的差役,“这位官爷,在下初来乍到,请问府君姓什么?”

  差役打量了一眼谢乔,倒也热心解答:“你问的是陈府君吧?上个月赴任的,姓陈名达,字显象。”

  果然也姓陈。

  虽然陈不是什么稀有姓氏,汉末魏晋的颍川陈氏还是兴旺的家族,但综合前两点来看,谢乔的猜测基本算是得到了印证。

  谢乔倒是开始好奇起来,陈珩如果真是新太守陈达的亲眷,那为什么会出现在可招募人物的列表里?经验之谈,出现在系统列表里的,一定是满足了招募条件。可是能随之远行边境赴任的亲眷,必是骨肉至亲那一类的,这样的关系,肯背了太守转投她的帐下下?

  难道说,叛逆期?

  推测到了这里就算想到头了,再想下去就属于是胡思乱想了。谢乔收回心神,先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她的小摊位铺了一层麻袋,上面摆放着她今日出售的商品:土豆和铁器。

  土豆一百斤,标价十文一个。

  谢乔原本打算仗着这是新奇玩意儿,物以稀为贵,卖个好价钱。但来往的百姓路过时最多只是匆匆瞥一眼,压根儿不感兴趣,买其他的去了。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人家根本就没见过没品尝过,再好吃再稀奇没用,百姓的生活本就过得艰难拮据,没那个闲钱去试错。

  于是谢乔主动改变销售策略。

  那就是降价便宜卖,先卖出去给大家尝尝鲜,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能吃、好吃、吃得饱,为以后土豆产量大起来的大规模销售做个铺垫。

  土豆另一边摆的是铁质工具,包括:锄头、犁铧、镰刀、锯子、铁锹、铁镐等。在来之前,谢乔先跟工坊的李师傅打听过铁匠铺的价位,为了卖得出去,她的定价都要比铁匠铺稍低一筹。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卖,盐和铁的制造和销售严格由政府管理,经过昭帝朝的“盐铁会议”,权力渐渐下放到民间。到东汉时期盐铁官卖正式废止,虽然后世又兴起,但至少在汉末这个区间是十分宽松的。所以谢乔敢堂而皇之把铁质器具摆出来。

  降价后的土豆果然开始吸引行人驻足了。

  “这是什么啊?”一个年轻小伙问,他对陌生的食物感到新奇,一看价钱也便宜,才两文钱一个,远远在他可以承担的范围内。

  “这个叫土豆,产自西域。”谢乔胡诌道。

  跟他说南美洲,他可能会把谢乔当傻子一样看待。但如果说西域,那就有很高的可信度了。西域多产奇珍异宝,这是自两百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形成的普遍的社会共识。敦煌郡离西域近,在敦煌城的集市上出现陌生的商品再正常不过了。

  果然,他一下来了兴趣,拿起一个放在手里掂量端详,问:“怎么吃?”

  “可以直接放炭火里烤,剥皮就可以吃了,可以当主食,跟馒头一样,能填饱肚子。”谢乔介绍道。

  “什么味道,好吃吗?”他的兴趣愈发浓烈了。

  这做法也太简单了,馒头、汤饼什么的还得自己和面,而这土豆能直接放进火里烤,太省事了。他家里没人帮他做饭,自己又忙着干活,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这东西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我要两个。”他爽利地从衣襟里摸出铜板四枚,递给谢乔。

  谢乔接过五铢钱,递给他另一个大土豆。

  “如果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的,一定要跟亲友多推荐推荐啊,记住,这个土豆,土地的土,大豆的豆。”

  “那是肯定的,我记下了,土豆,好名字,哈哈哈。”男人一手握着一个土豆,笑吟吟地走了。

  两文一个大土豆,相当便宜了,不过谢乔也不心疼,主打一手宣传,先要打开销售市场,让她的大土豆在敦煌城里有一定的知名度。

  男人走后,百姓陆陆续续地来到摊前,谢乔在介绍土豆时,集中突出它的优点:做法简单和饱腹感强。

  百姓们半信半疑,但架不住售价贼便宜,两文钱一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试试呗,万一是真的呢,给这小姑娘一个机会吧。

  这次谢乔带来的土豆总量不多,她实行定量出售,每人最多卖两个,这样她才能卖给更多的人,尽可能多地把土豆的消息辐散出去。

  因为价位比铁匠铺略低,铁器也卖得不错。工坊的两位李师傅拥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打造的铁器品质、品相皆是上乘。

  一个时辰过去,谢乔的商品悉数售空。土豆一百来个,赚得两百零八文,铁器赚得四贯三百文,共赚到了四贯五百零八钱。

  谢乔拿着钱再去药铺置办药材。

  出发之前,具大夫给谢乔拟了一份中药材的名单,全是治疗常见病的药材。把这些药材拿回去都装进医馆的大药柜里,榆安城的医疗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趁着药铺伙计称药的工夫,谢乔再留意了一眼【人物】里的可招募列表,愣了一秒。

  之前还有的名字【陈珩(均才)】消失了,列表再度空空如也。

  不在可招募列表里,就表明以谢乔现在的能力无论如何都招募不到。那她就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了。

  果真叛逆期。

  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也有可能是他爹得知他的想法,直接把陈珩给打回去了。

  谢乔倒是不急,离明年她出征还远得很,未来一段时间她会常来敦煌城摆地摊的,总有机会。

  傍晚顺利回到了榆安城外,谢乔没急着进城,先去了她之前放置在城外的那片一亩地的牧场。

  谢乔之前考虑到,马不能直接喂生草,因为生草含有大量水分,消化排泄快,为软化马匹的战斗。所以早起她让人将这一亩地的牧草都收割下来储存成干草喂马。

  现在来看,这才一个月不到,牧草竟然又长得郁郁葱葱,由此谢乔得出结论:[牧场]大概和[神奇土壤]是类似的功效,能让牧草快速生长,且受天气影响极小。

  开春后,天气转暖,她是时候把牧场发展起来了,农业算是初具规模,畜牧业自然也要跟上。

  签到第八十六天,[初级神奇土壤x3],这是谢乔第一次开出三黄蛋。

  今天日头不错,光线绝好。

  谢乔按照既定的规划,将自己的弓骑兵部队拉到野外去。轻卒和弓兵守城,弓骑兵是她明天剿黄巾的主力部队,所以除了在兵营中训练以外,还需要应付野外的突发情况,需要实战。

  她现在共有三支[西凉弓骑],一支两级,两支一级,共计二十四骑。

  兵营里的[训练]更多的是训练战斗技巧身法,对升级的帮助微乎其微,升级需要实战。

  所以谢乔要领着她的三支[西凉弓骑],以榆安城为圆心,以一百里为半径,四处剿匪,清理一下河西走廊上的新手村野怪,荡寇。

  如果遇到太难缠、人数太多的匪寇,边退边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手长,永远不亏。力求零战损比。

  天气暖和起来后,是匪寇出动的时节,她带兵扫清丝路上的匪寇对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榆安距离刚好阳关是一日的行程,如果丝路重新繁荣起她自己也有派遣商人去往西域的计划了。

  除了带上三支[西凉弓骑],谢乔还带上了梁汾一起,将他设为三支弓骑兵的统帅,如果战斗胜利,他能获得升级的经验。

  榆安城内有六队弓手,城墙高大配备箭楼,不用担心偷家。

  马蹄声起,二十六骑奔驰在苍茫的戈壁滩上,往西而去。

  上次骑马去敦煌城卖土豆,谢乔偶然发现了【舆图】的另一个功能:它除了能展示以自己为圆心的方圆十公里范围的3d立体地形图外,还有一个[全图]功能。

  这个[全图]不是3d立体的,而是一张墨卡托投影式的世界地图,也可以自由缩放。但这张大全地图上全是战争迷雾,没有任何标注,没有区域的划分,没有地形显示,没有河流走向,呈一大片黑板。唯有大陆边缘的海岸线和大陆深处的大湖轮廓让这一大片黑板显得像是墨卡托世界地图,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南极洲都在大地图上。

  谢乔能在这张大全图上找到自己的当前坐标,如果把自己坐标区域放大,能看到一个圆点被标注为“榆安城”,“榆安城”往东南方向延伸出一条细长的线,连接另一个标注为“敦煌城”的圆点。

  而这条细长的线就是上次他们上敦煌城时抄的那条近路。

  除了这两个圆点及附近的区域外,地图上一片漆黑。

  由此,谢乔终于明白了这张大全图的功能,她的所有足迹,她到过的地方,都会被记录在这张地图上。

  发现这个功能后,谢乔心情相当激动,这激发了她跑图的念头。

  在原世界,身为社畜、囊中异常羞涩的谢乔没有外出旅行的权力,这辈子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去隔壁省念大学。

  谢乔其实一直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挣到足够的钱退休后,用肉眼去看世界。从国内开始,然后是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都去一遍,死之前要去北极圈的冰原上看极光,不然人活一世,却不知这个世界长什么样,拘泥于尘世内,那这一生就太过潦草了。

  如果做完这一切,她还没死,那就买一套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看一看光年之外的景象。如果到时候她还没老年痴呆,就学一学天体物理学,总要知道一些宇宙的奥秘。

  回到现实中来,这个大全图太有意思了,能记录下足迹,如果她去的地方多了,往后再回头看的时候会相当有成就感。

  在原世界她的终极梦想很难实现,如果能在这里实现貌似也不错,谢乔暗暗打定主意,等打下天下十三州之后,她再去探索其他的区域,争取回原世界之前,跑完全图。不必担心这个时代的交通阻塞,后期积累到足够的[寿命],哪怕是徒步,她也能丈量世界的距离。

  跑图先从西边开始,谢乔很想知道焉皿山再往西的地形。如果有高大山体的掩护的话,她打算把自己的大牧场定在那里。

  牧场需要保护,否则养殖的牛羊容易被抢,而牧场的面积又太大,无法放在城池内。城墙的周长不宜过长,敌军若从多个方向攻城,首尾不能兼顾。从军事角度回来了,位于战略后方的城池,城墙其实也没什么意义了。

  战马一路西行,越过焉皿山,谢乔远远望见,山下那片小湖泊周边被刨得千疮百孔,那是之前匈奴人采集过黏土的痕迹。

  但那些土坑里开始冒出了一片嫩绿的草芽,在水土优渥的地区,草果然是神奇的生物,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再往西行,谢乔稍微往北偏移方向,去了马鞍山下,一眼就看到了那一大片裸露的矿坑。

  矿坑底部只有岩石的颜色,再看不到玄青色的矿石。

  虽然矿坑内的铁矿石都已被悉数堆进了榆安城,但这里倒真还是她第一次来,她觉得自然貌似真有点隔空取物的本领。

  [铁矿勘探符]虽然已经失效了,但谢乔在它失灵前记过另一座容易采集的矿藏,位于此地西南方向二十里的二十米地面,采掘难度比这里更大。如果年底匈奴人还来,那一片区域就是他们的工作单位。

  【舆图】的[全图]里,谢乔刚刚走过的路线被记录了下来。

  她勒住缰绳,驱马继续西行。

  西行约七十里后,远处雪山的景象越来越清晰,雪山圣洁,天空蔚蓝,山势绵延巍峨,如同梦中仙境,美到不可方物。

  谢乔的马术可以保证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行路。远望雪山,心灵不知不觉得到了治愈,对电子产品、信息时代的疯狂想念好像都暂时忘却了。

  只是晌午停下来歇息时,谢乔啃着当做干粮的烤饼时又泛滥起了对美食渴望。

  短暂休息后继续西行,谢乔的目标是一百里地。再越过身侧的一座山体,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片辽阔的山间平地,谢乔粗略估算,面积大概有十五平方公里。目力所及,平地东西长约三公里左右,南北长约五公里左右,十五平方公里就是这么来的。

  这片地其实也不算平,内部依然有一些小起伏,可能不适宜发展城池,但作为牧场却是绝佳的区位。

  这片地的北侧、西侧、南侧大部都是高大的山体,与背后的青藏高原连为一体,东侧是一座与焉皿山差不多的小山,但山势较为陡峭。

  是以这片地几乎呈一个全包围结构,只在东南侧,也就是谢乔现在所站的位置有一个宽度约为一里地的小山口。

  如果在这座小山口筑起一道城墙,在里面发展畜牧业简直不要太爽!

  山体形成了天然的、不可摧毁的栅栏,牛羊等牲畜养在里面,不用驱赶放牧,更不怕会跑丢。等谢乔再把里面的土地全换成[牧场],也不用担心牲畜养多了草被啃光,[牧场]上的牧草生长速度极快。

  最让谢乔感到惊喜的是,这片平地里有天然的草场,她用肉眼就能看到好些缓坡上好些野马、牦牛、山羊、羚羊和野骆驼等动物。平地靠近南侧山体这边,还有一片大约两百个平方的天然小湖,连水源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让谢乔蓦然想起了《三国志·隆中对》里的一句话,“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她当然有意!

  她甚至兴奋地搓手,计划今晚回去装载一些沙土、石料和木材,明天一早就来,建一片五百米的一级土城墙,把山口直接封起来。从此以后,这里就是她的牧场了,安全又隐蔽,方便又洒脱。

  以后鸡和猪也可以养在里面,毕竟跑山猪和跑山鸡的肉质远远好过豢养在猪圈和鸡笼中的同类。

  当然,这里得派一队人马驻守,人倒不用怎么防,主要防一些肉食性动物,比如狼、豹子和鬣狗。

  再往西没有路了,第一天的跑图到此为止,谢乔领着人马原路返回。

  第二日,谢乔先安排三支[西凉弓骑]在兵营里完成日常的训练任务后。每天出发前都要先进行[训练],训练一天都不能落下。完成后,她将足量的建筑材料放在【背包】格子,再带去那片山间平定,创立五百米一级土城墙的修建任务。

  随后的五天时间内,谢乔都在榆安以西跑图,[全图]上的榆安西面的战争迷雾一点点散开。这个地图虽然不是3d立体的,但也清楚地标注了地形的走向,和一些从山间流下来的毛细血管般的小河沟的流向。通过整体的地形判断,榆安城西南面的高山地形就是祁连山的一部分。

  在西面跑图的这些天,谢乔没有发现人烟,没有聚落的痕迹。从高山的山涧间流下来几条河沟,但无一例外,都顺着山势的走向往南流去,与榆安无缘。这就是这片区域如此干旱,形成大片戈壁滩的原因。

  在跑图的这期间,谢乔偶尔能在路上发现野骆驼和山羊之类的生物,她通通不杀,驱赶进她的那片山间小牧场。她已经将那片一亩地的[牧场]放置在里面了,牧场里“客人”的日益增多。

  结束西边的跑图,谢乔再将目光投向南面。

  西南面也是山体,河沟开始在这里汇成了一条小河,继续沿着山势走向往东南方向流去。

  谢乔在河流附近发现了好几处小聚落,十几间屋舍。

  东南面几乎全是荒芜的戈壁滩,当谢乔一行继续深入跑图时,终于遇到了第一帮匪寇,约二十来人左右。跟盘踞在焉皿山的马匪不一样,焉皿山马匪有行伍经验,训练有素,战斗力不俗,而眼前这帮人是杂牌的乌合之众,有人骑骆驼,有人骑马,还有人步行,手里拿的武器五花八门。

  离他们不远处的大道上有两辆被劫的马车,马已被夺走,车身被掀翻,地上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来具尸体。

  谢乔领着二十六骑纵马飞驰,转瞬间就追上了匪寇,停在离他们一百米外。

  匪寇听见声音,立马调转回头,被身后的阵仗惊了一跳。

  谢乔等二十六骑,齐齐勒马,铁蹄扬起烟尘,马长嘶。

  他们穿统一的制式兵服,一字排开。剽悍的梁汾立在排头,长枪一挥,凌厉的破风声,威慑力拉满。

  匪寇中的头领大吼了一声,振奋士气,随后全体挥舞着锋利的刀刃,朝谢乔这边冲杀上来。

  谢乔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下,貌似没有看到远程武器。

  与此同时,三支[西凉弓手]的将领梁汾抬起长枪,大喝:“引箭!”

  二十四人得令,齐刷刷地拿下背上长弓,从箭壶中取出箭支。经过几个月的不屑训练,骑兵的动作几乎整齐划一,跟复制粘贴似的,没有瑕疵。

  梁汾没有急着下令放箭,因为新制的箭支上没有安装箭羽,射太远的目标不容易射中。

  眼看着骑马的五名匪寇冲到了五十米内,梁汾长枪挥下,冷静地喊:“放!”

  “嗙”地一声,二十四支箭支同时射出,箭支箭道笔直地飞向目标。

  下一秒,冲在最前面的五骑仅剩一骑,四人全被射下了马匹。

  谢乔默默看着,惊喜于她的弓骑兵射术的进步,80%的命中率,较之前高出太多了。当然也有人数增加的原因。

  眼看着一起冲锋的兄弟一下子倒了四个,马背上仅剩的那名匪寇瞬间慌神,感觉勒马调转方向,往侧面逃窜。

  后面跟的步兵的骆驼兵也冲锋到了五十米内,梁汾暂不去管逃窜的人,再度抬起长枪,“引箭!”

  弓骑兵动作整齐地从箭壶取箭,搭在弓上,用力拉开弓弦。

  “放!”

  二十四支箭射出,破风声“嗖”“嗖”“嗖”。

  下一秒,箭镞不断冲进肉身,冲锋的步兵被射到大半,仅剩五六个人还站着。匪寇瞬间四处溃散开,再没有了进攻的欲望,一心只有逃命。

  但两条腿又怎么跑得过弓骑兵,梁汾下令队列散开,各自追亡。

  片刻工夫,逃窜的匪寇相继被射杀,就连之前拍马快逃的匪寇都被一支超远距离的箭射下马摔死了。

  谢乔留意到一些弓骑兵竟然会一些骑射了,一边骑行一边射击这种高难度的动作都有了一些苗头。

  匪寇悉数被消灭,谢乔命人清点战利品,并将匪寇的尸体掩埋掉。结束战斗,她眼前弹出了字幕。

  【你击杀了[匪寇*21],你获得了[315点经验值],你获得了[315文钱]。】

  获得了经验不够谢乔升下一级的条件。

  她依稀记得,之前击杀一名马匪能获得20点经验,一名匪寇则只有15点经验值。大概是因为匪寇的战斗力比马匪弱,所以给到的奖励也相对低一些,这可以理解。

  紧接着弹出字幕。

  【[西凉弓骑]升到了2级!】

  【[西凉弓骑]升到了2级!】

  【[西凉弓骑]升到了3级!】

  这一场战斗让三支西凉弓骑都升级了,一级的升到了二级,二级的则直接升到了三级。谢乔打开[西凉弓骑·3级]查看属性变化。

  【士兵:8/28

  远程攻击力:18

  肉搏攻击力:8

  防御:8

  冲锋:12

  射程:160(米)

  速度:6(米/秒)

  士气:10/10

  忠诚:10/10

  军饷:三贯/月】

  除了速度、士气、忠诚和军饷没变以外,各大属性均有所提升。士兵总数从二级的8/18到了8/28,这意味着只要她进行整编,这部队的人数就会从八人扩编至二十八人,等级属性都继承。

  二十八人比八人的队伍更不容易全军覆灭,只要有一人活着,部队番号就还在,只有精装人口和武器够,随时可以整编成满编部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谢乔坚持先在兵营里[训练]完弓骑兵,再把部队拉出去跑图荡寇,并赶在天黑前回榆安城。

  在【舆图】的[全图]上,以榆安为圆心,以一百里为半径的圆形区域的战争迷雾一片一片地退散开。

  因为长时间骑马,谢乔自己的技能[马术lv1]竟然也升到二级了。

  她切身地感受到自己马术的进步,在马背上她能做一些有难度的动作了,比如在纵马飞驰的过程中抱着连弩进行射击。她肌肉记忆一般地掌握了双手不抓缰绳也能骑稳的要领,双腿下意识地往两侧踩住马鞍,双腿发力,这样屁股就能与马鞍融为一体,稳如泰山。她有一种预感,保持这个动作,即使在马背上下个腰都能做到。当然,难度系数太大,惜命的谢乔放弃去浪。

  谢乔无法确定下一次出意外会不会再有广告弹出来,给她时光回溯的机会。

  如果没有广告,直接gameover,让她痛失上海五套房,并负债十万,她会原地爆炸。

  榆安城的东方跑图探索完成,敦煌城就位于榆安东南九十里外。

  在探索东面的这片扇形区域时,谢乔的二十六骑先后遭遇了两拨匪寇,都是小股的,一支六人,一支九人,轻而易举就扫荡干净了。

  最后是北面的扇形区域,阳关位于榆安城西北约一百一十里外。

  出了阳关就是神秘的西域。

  谢乔停马,举目遥望阳关的方向,猎猎风沙刮在脸上,她真有点想去西域跑跑图。

  毕竟之前在榆安官驿里住宿的周仲将西域描述得太美好了。在谢乔的原世界里,经过两千年的岁月变迁,西域三十六国悉数沦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一颗颗砂砾,只剩下残破的、风化的遗迹证明他们真的存在过。

  有机会西域的神秘面纱,谢乔不愿意错过。等周仲大叔的商队回来吧,打听清楚当前的情况,她考虑亲自去一趟。

  在探索东北方向时,二十六骑遇到了一伙马匪,三十几人的规模。

  好些人身上还穿着陈旧的汉军兵服,很显然,这又是一支由军队叛乱为马匪的部队。

  马匪清一色的骑兵,想零战损比地消灭这帮马匪难度有点大。

  不过没关系,打不过还能跑。

  实在不行,还有梁汾这个万人敌兜底,他伤势早已痊愈,杀些马匪实在是张飞吃豆芽。

  如果迫不得已爆发近战,谢乔也能拿自己的连弩去射,她对自己骑射的准度有信心。

  对面的马匪靠近雅丹旁边,骑兵围在一堆,似乎在密谋什么。至于雅丹后面有什么,谢乔这个角度看不清。

  马蹄声惊动了马匪,三十余骑迅速整理阵型,一边观察着一边抵近,试图先从气势上吓退对方。

  对面的二十六骑同样在慢慢抵近,梁汾冷静地估算着双方的距离。

  五百米,三百米,两百米,越来越近,对方丝毫没有退的打算。

  “找死!”马匪中为首的头目暴怒,一声大喝,“弟兄们,冲杀过去!”

  马匪的骑兵在飞驰中呈现出楔形阵列,像一柄尖刀冲锋刺来。

  有行伍背景的马匪显然比之前乌合之众的匪寇更有纪律性和战斗力,这样的楔形阵型无疑能缩小队列的正面,正面变窄,远程的弓手即使能射中,也只能射倒最前面的骑兵,后面的骑兵照样冲锋。而且由于是楔形队列,呈流线型,能减少空气阻力,冲锋速度将更快。

  面对马匪骑兵的冲击,梁汾淡定如常,指挥西凉弓骑一字排开,下令:“引箭!”

  等马匪冲进一百六十米内,他再喊:

  “放!”

  “嗙”地一声,第一波齐射,楔形阵列最前面五六骑中箭堕马。后续两骑被绊倒堕马。

  其余骑兵驾马相继飞跳过去,看看就冲到了一百米内,仍然保持着薄一些的楔形阵型。

  梁汾再喊:“引箭!”

  “放!”

  “嗙”地一声,第二波齐射,队列再度损失七八骑。

  剩余的十六七骑兵组成更薄一些的楔形队列,转眼间就冲到了五十米内。

  如果不想被马匪骑兵突脸的话,这个距离已经不适合射击了。

  梁汾下令:“撤!”

  三支[西凉弓骑]令行禁止,执行力极强,立即调转马头往后撤。谢乔也用双腿磕着马肚子驾马回退,暂避骑兵的锋芒。

  谢乔他们的马匹大都是匈奴人赠予的,性能显然更好,跑得更快,提起速来,身后的马匪就追不上了。

  马匪的头目大喊了一声:“都给我上箭!”

  奔袭中的马匪纷纷拿出长弓,抽箭,将箭搭在弓臂上引箭,瞄准前面的弓骑兵。

  “疏散阵型!”梁汾观察到了马匪的动作,临场指挥。

  声音穿进耳朵里,三支弓骑兵当即散开出去,几乎呈一个圆弧形,骑兵与骑兵之间的距离拉大。

  骑射状态无法保持最快的速度,马匪和弓骑兵的距离逐渐拉开。再加上弓骑兵疏散开来,马匪引弓却无法齐射,只能各自寻目标,第一轮射出去的十七支羽箭几乎全歪了。

  意识到双方马匹之间的差距,马匪头目决定不再做无谓的纠缠,下令停止追击,撤退。

  他们虽然大都是行伍出身,但这几年来疏于训练,战斗力远不如前。这帮人马显然比他们更训练有素,再追下去只能全军覆没。

  然而,就在马匪停止追击的下一秒,梁汾声如洪雷喊:“停!”

  弓骑兵齐齐勒马,等候他的下一个命令。

  “引箭!”

  号令一处,二十四人齐齐调转马头,张弓搭箭,瞄准被半弧形队列包围住的马匪。

  攻守易型了。

  马匪瞬间慌了神,下意识往后退。

  “进!”梁汾再喊。

  弓骑兵保持着引箭的状态,双腿轻磕马肚子前进,追上了射击范围,梁汾再喊:“放!”

  二十四箭齐发,因为是行进中射击,[西凉弓骑]显然还没完全掌握技术要领,命中率有所下滑。

  一拨齐射后,三名马匪堕马。

  马匹性能上的差距让这群马匪意识到逃是不可能逃掉了,对方骑射的精度虽然下降了,但对方只要一直追下去,他们全都会被射杀致死。

  马匪头目心一横,歇斯底里地喊:“上箭,跟他们拼了!”

  双方弓骑兵开始了对射,[西凉弓骑]呈一条弧线,阵型较为疏散。

  而马匪则扎堆在弓骑兵的包围中,线对点,这场对射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西凉弓骑射完四轮后,包围圈内,最后一名马匪身中三箭,堕马倒下。而外围疏散的弓骑兵,只有三人被射中,且只受了点轻伤。

  战斗结束,又是一场几乎零战损比的碾压性大胜。

  谢乔在一旁远远目睹了全过程,这场战斗她基本没有参与,都是梁汾在临场指挥。作为指挥官,他下达的每一个命令的时机都恰到好处,士兵令行禁止,将与兵意念合一,这样的部队绝对称得上精锐了。

  对此她相当满意,不愧是她费尽心思招募的将才,不愧是她精心训练的部队。牛的!

  谢乔盯着眼前弹出来的结算画面。

  【你击杀了[匪寇*33],你获得了[660点经验值],你获得了[660文钱]。】

  【恭喜你升级了!当前等级:lv5。】

  【你获得了[5点属性值]。】

  【你提升了[3点声望值]。】

  升级固然可喜,但谢乔此时更好奇马匪之前扎堆的雅丹后面有什么,总不能这伙马匪把这些年劫掠的财宝藏在后面吧。当然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谢乔拍马上前查看,缓缓转过雅丹土台子,她抱着连弩,手扣在扳机上。

  转过去,映入眼帘的是几个人被五花大绑,身上伤痕累累,浑身扭动着,在做无谓的挣扎:只是被马匪劫走的人。

  大概只是刚被绑来,身上的伤还很新,尚有挣扎的力气。

  “马匪已悉数伏诛,你们没事了。”谢乔收回连弩,下马拿刀帮他们割开绳索。

  绳子解开,一位摸样颇为俊俏的小哥朝谢乔拱手感激,嗓音清越,“多谢大恩!不知恩主尊姓大名,他日定登门叩谢。”

  “在下谢乔。凑巧路过而已,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谢乔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她揖礼告辞转过身,踩上马镫,赶着继续跑图,身后零星传来几个人的对话声。

  “公子,公子腿脚不便,还是让小人背你吧。”

  “不必了,我身体并无大碍,天快黑了,你可认得回去的路?”

  谢乔猛然停住脚步。

  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她转过头望向刚刚那位俊俏小哥:“敢问这位公子怎么称呼?”

  对方明显顿了片刻,答道:“恩主,在下陈进。”

  “陈珩是你什么人?王行珩的珩。”谢乔追问。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1-1919:33:10~2024-01-2021:03: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满卷时光20瓶;洛、草木精微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这是一位被打上“均才”标签的人物。所谓均才,即文武全才,什么都会一点,像万金油一样,可以安排到任何一个岗位上,适合前期人手不足的时候招募。

  谢乔现在倒还真需要一个万金油。

  一年后黄巾起义,她远征中原地区,自然会带上将才梁汾,治才谢均则守家。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均才,具备一定的武力,文又能辅佐谢均管理城池,简直完美。

  谢乔的收集癖在蠢蠢欲动,敦煌郡难得出一个人才,什么都不说了,拿下!

  附近出现可招募人才最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找到他,而如果这个人是在上万人口的城池中,且没什么名气,那么难度将陡然上升。

  这还是在敦煌城这样的偏远小城,若是有朝一日去了长安洛阳这样的首都级别巨城市,那得望山跑死马啊。

  “陈珩”这个名字显然也不是出名的人物,至少在谢乔的认知里没听说过。如果像谢均一样是籍籍无名之辈,找起来会很棘手,之前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谢均已经实属踩了狗屎运。

  她很难在短时间内连踩两坨狗屎,个位数的气运值不支持。

  谢乔领着谢适往集市方向走,大脑陷入了思考。

  上次她来敦煌城,可招募人物列表里没有陈珩这个名字,有两种可能,完全不具备招募条件,以及这人当时根本不在敦煌。直接让她更倾向于后者。

  假定是后者,那么此人就是这两个多月来敦煌的。

  这两个多月是大西北的冬天,野外温度极低,时常大雪纷飞,不适宜长途赶路,更不适宜拖家带口、大包小包地迁居。所以这期间基本上不会有从外地来的。

  谢乔眼睛突然一亮,有人必须要来敦煌,而且已经来了。

  那就是被朝廷委命的新任敦煌太守,及其亲眷。

  思来想去的时间已经到了集市,谢乔先将自己出售的商品摆上,占住位置,随后四下望了望,问一位巡视市集的差役,“这位官爷,在下初来乍到,请问府君姓什么?”

  差役打量了一眼谢乔,倒也热心解答:“你问的是陈府君吧?上个月赴任的,姓陈名达,字显象。”

  果然也姓陈。

  虽然陈不是什么稀有姓氏,汉末魏晋的颍川陈氏还是兴旺的家族,但综合前两点来看,谢乔的猜测基本算是得到了印证。

  谢乔倒是开始好奇起来,陈珩如果真是新太守陈达的亲眷,那为什么会出现在可招募人物的列表里?经验之谈,出现在系统列表里的,一定是满足了招募条件。可是能随之远行边境赴任的亲眷,必是骨肉至亲那一类的,这样的关系,肯背了太守转投她的帐下下?

  难道说,叛逆期?

  推测到了这里就算想到头了,再想下去就属于是胡思乱想了。谢乔收回心神,先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她的小摊位铺了一层麻袋,上面摆放着她今日出售的商品:土豆和铁器。

  土豆一百斤,标价十文一个。

  谢乔原本打算仗着这是新奇玩意儿,物以稀为贵,卖个好价钱。但来往的百姓路过时最多只是匆匆瞥一眼,压根儿不感兴趣,买其他的去了。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人家根本就没见过没品尝过,再好吃再稀奇没用,百姓的生活本就过得艰难拮据,没那个闲钱去试错。

  于是谢乔主动改变销售策略。

  那就是降价便宜卖,先卖出去给大家尝尝鲜,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能吃、好吃、吃得饱,为以后土豆产量大起来的大规模销售做个铺垫。

  土豆另一边摆的是铁质工具,包括:锄头、犁铧、镰刀、锯子、铁锹、铁镐等。在来之前,谢乔先跟工坊的李师傅打听过铁匠铺的价位,为了卖得出去,她的定价都要比铁匠铺稍低一筹。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卖,盐和铁的制造和销售严格由政府管理,经过昭帝朝的“盐铁会议”,权力渐渐下放到民间。到东汉时期盐铁官卖正式废止,虽然后世又兴起,但至少在汉末这个区间是十分宽松的。所以谢乔敢堂而皇之把铁质器具摆出来。

  降价后的土豆果然开始吸引行人驻足了。

  “这是什么啊?”一个年轻小伙问,他对陌生的食物感到新奇,一看价钱也便宜,才两文钱一个,远远在他可以承担的范围内。

  “这个叫土豆,产自西域。”谢乔胡诌道。

  跟他说南美洲,他可能会把谢乔当傻子一样看待。但如果说西域,那就有很高的可信度了。西域多产奇珍异宝,这是自两百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形成的普遍的社会共识。敦煌郡离西域近,在敦煌城的集市上出现陌生的商品再正常不过了。

  果然,他一下来了兴趣,拿起一个放在手里掂量端详,问:“怎么吃?”

  “可以直接放炭火里烤,剥皮就可以吃了,可以当主食,跟馒头一样,能填饱肚子。”谢乔介绍道。

  “什么味道,好吃吗?”他的兴趣愈发浓烈了。

  这做法也太简单了,馒头、汤饼什么的还得自己和面,而这土豆能直接放进火里烤,太省事了。他家里没人帮他做饭,自己又忙着干活,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这东西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我要两个。”他爽利地从衣襟里摸出铜板四枚,递给谢乔。

  谢乔接过五铢钱,递给他另一个大土豆。

  “如果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的,一定要跟亲友多推荐推荐啊,记住,这个土豆,土地的土,大豆的豆。”

  “那是肯定的,我记下了,土豆,好名字,哈哈哈。”男人一手握着一个土豆,笑吟吟地走了。

  两文一个大土豆,相当便宜了,不过谢乔也不心疼,主打一手宣传,先要打开销售市场,让她的大土豆在敦煌城里有一定的知名度。

  男人走后,百姓陆陆续续地来到摊前,谢乔在介绍土豆时,集中突出它的优点:做法简单和饱腹感强。

  百姓们半信半疑,但架不住售价贼便宜,两文钱一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试试呗,万一是真的呢,给这小姑娘一个机会吧。

  这次谢乔带来的土豆总量不多,她实行定量出售,每人最多卖两个,这样她才能卖给更多的人,尽可能多地把土豆的消息辐散出去。

  因为价位比铁匠铺略低,铁器也卖得不错。工坊的两位李师傅拥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打造的铁器品质、品相皆是上乘。

  一个时辰过去,谢乔的商品悉数售空。土豆一百来个,赚得两百零八文,铁器赚得四贯三百文,共赚到了四贯五百零八钱。

  谢乔拿着钱再去药铺置办药材。

  出发之前,具大夫给谢乔拟了一份中药材的名单,全是治疗常见病的药材。把这些药材拿回去都装进医馆的大药柜里,榆安城的医疗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趁着药铺伙计称药的工夫,谢乔再留意了一眼【人物】里的可招募列表,愣了一秒。

  之前还有的名字【陈珩(均才)】消失了,列表再度空空如也。

  不在可招募列表里,就表明以谢乔现在的能力无论如何都招募不到。那她就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了。

  果真叛逆期。

  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也有可能是他爹得知他的想法,直接把陈珩给打回去了。

  谢乔倒是不急,离明年她出征还远得很,未来一段时间她会常来敦煌城摆地摊的,总有机会。

  傍晚顺利回到了榆安城外,谢乔没急着进城,先去了她之前放置在城外的那片一亩地的牧场。

  谢乔之前考虑到,马不能直接喂生草,因为生草含有大量水分,消化排泄快,为软化马匹的战斗。所以早起她让人将这一亩地的牧草都收割下来储存成干草喂马。

  现在来看,这才一个月不到,牧草竟然又长得郁郁葱葱,由此谢乔得出结论:[牧场]大概和[神奇土壤]是类似的功效,能让牧草快速生长,且受天气影响极小。

  开春后,天气转暖,她是时候把牧场发展起来了,农业算是初具规模,畜牧业自然也要跟上。

  签到第八十六天,[初级神奇土壤x3],这是谢乔第一次开出三黄蛋。

  今天日头不错,光线绝好。

  谢乔按照既定的规划,将自己的弓骑兵部队拉到野外去。轻卒和弓兵守城,弓骑兵是她明天剿黄巾的主力部队,所以除了在兵营中训练以外,还需要应付野外的突发情况,需要实战。

  她现在共有三支[西凉弓骑],一支两级,两支一级,共计二十四骑。

  兵营里的[训练]更多的是训练战斗技巧身法,对升级的帮助微乎其微,升级需要实战。

  所以谢乔要领着她的三支[西凉弓骑],以榆安城为圆心,以一百里为半径,四处剿匪,清理一下河西走廊上的新手村野怪,荡寇。

  如果遇到太难缠、人数太多的匪寇,边退边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手长,永远不亏。力求零战损比。

  天气暖和起来后,是匪寇出动的时节,她带兵扫清丝路上的匪寇对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榆安距离刚好阳关是一日的行程,如果丝路重新繁荣起她自己也有派遣商人去往西域的计划了。

  除了带上三支[西凉弓骑],谢乔还带上了梁汾一起,将他设为三支弓骑兵的统帅,如果战斗胜利,他能获得升级的经验。

  榆安城内有六队弓手,城墙高大配备箭楼,不用担心偷家。

  马蹄声起,二十六骑奔驰在苍茫的戈壁滩上,往西而去。

  上次骑马去敦煌城卖土豆,谢乔偶然发现了【舆图】的另一个功能:它除了能展示以自己为圆心的方圆十公里范围的3d立体地形图外,还有一个[全图]功能。

  这个[全图]不是3d立体的,而是一张墨卡托投影式的世界地图,也可以自由缩放。但这张大全地图上全是战争迷雾,没有任何标注,没有区域的划分,没有地形显示,没有河流走向,呈一大片黑板。唯有大陆边缘的海岸线和大陆深处的大湖轮廓让这一大片黑板显得像是墨卡托世界地图,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南极洲都在大地图上。

  谢乔能在这张大全图上找到自己的当前坐标,如果把自己坐标区域放大,能看到一个圆点被标注为“榆安城”,“榆安城”往东南方向延伸出一条细长的线,连接另一个标注为“敦煌城”的圆点。

  而这条细长的线就是上次他们上敦煌城时抄的那条近路。

  除了这两个圆点及附近的区域外,地图上一片漆黑。

  由此,谢乔终于明白了这张大全图的功能,她的所有足迹,她到过的地方,都会被记录在这张地图上。

  发现这个功能后,谢乔心情相当激动,这激发了她跑图的念头。

  在原世界,身为社畜、囊中异常羞涩的谢乔没有外出旅行的权力,这辈子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去隔壁省念大学。

  谢乔其实一直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挣到足够的钱退休后,用肉眼去看世界。从国内开始,然后是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都去一遍,死之前要去北极圈的冰原上看极光,不然人活一世,却不知这个世界长什么样,拘泥于尘世内,那这一生就太过潦草了。

  如果做完这一切,她还没死,那就买一套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看一看光年之外的景象。如果到时候她还没老年痴呆,就学一学天体物理学,总要知道一些宇宙的奥秘。

  回到现实中来,这个大全图太有意思了,能记录下足迹,如果她去的地方多了,往后再回头看的时候会相当有成就感。

  在原世界她的终极梦想很难实现,如果能在这里实现貌似也不错,谢乔暗暗打定主意,等打下天下十三州之后,她再去探索其他的区域,争取回原世界之前,跑完全图。不必担心这个时代的交通阻塞,后期积累到足够的[寿命],哪怕是徒步,她也能丈量世界的距离。

  跑图先从西边开始,谢乔很想知道焉皿山再往西的地形。如果有高大山体的掩护的话,她打算把自己的大牧场定在那里。

  牧场需要保护,否则养殖的牛羊容易被抢,而牧场的面积又太大,无法放在城池内。城墙的周长不宜过长,敌军若从多个方向攻城,首尾不能兼顾。从军事角度回来了,位于战略后方的城池,城墙其实也没什么意义了。

  战马一路西行,越过焉皿山,谢乔远远望见,山下那片小湖泊周边被刨得千疮百孔,那是之前匈奴人采集过黏土的痕迹。

  但那些土坑里开始冒出了一片嫩绿的草芽,在水土优渥的地区,草果然是神奇的生物,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再往西行,谢乔稍微往北偏移方向,去了马鞍山下,一眼就看到了那一大片裸露的矿坑。

  矿坑底部只有岩石的颜色,再看不到玄青色的矿石。

  虽然矿坑内的铁矿石都已被悉数堆进了榆安城,但这里倒真还是她第一次来,她觉得自然貌似真有点隔空取物的本领。

  [铁矿勘探符]虽然已经失效了,但谢乔在它失灵前记过另一座容易采集的矿藏,位于此地西南方向二十里的二十米地面,采掘难度比这里更大。如果年底匈奴人还来,那一片区域就是他们的工作单位。

  【舆图】的[全图]里,谢乔刚刚走过的路线被记录了下来。

  她勒住缰绳,驱马继续西行。

  西行约七十里后,远处雪山的景象越来越清晰,雪山圣洁,天空蔚蓝,山势绵延巍峨,如同梦中仙境,美到不可方物。

  谢乔的马术可以保证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行路。远望雪山,心灵不知不觉得到了治愈,对电子产品、信息时代的疯狂想念好像都暂时忘却了。

  只是晌午停下来歇息时,谢乔啃着当做干粮的烤饼时又泛滥起了对美食渴望。

  短暂休息后继续西行,谢乔的目标是一百里地。再越过身侧的一座山体,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片辽阔的山间平地,谢乔粗略估算,面积大概有十五平方公里。目力所及,平地东西长约三公里左右,南北长约五公里左右,十五平方公里就是这么来的。

  这片地其实也不算平,内部依然有一些小起伏,可能不适宜发展城池,但作为牧场却是绝佳的区位。

  这片地的北侧、西侧、南侧大部都是高大的山体,与背后的青藏高原连为一体,东侧是一座与焉皿山差不多的小山,但山势较为陡峭。

  是以这片地几乎呈一个全包围结构,只在东南侧,也就是谢乔现在所站的位置有一个宽度约为一里地的小山口。

  如果在这座小山口筑起一道城墙,在里面发展畜牧业简直不要太爽!

  山体形成了天然的、不可摧毁的栅栏,牛羊等牲畜养在里面,不用驱赶放牧,更不怕会跑丢。等谢乔再把里面的土地全换成[牧场],也不用担心牲畜养多了草被啃光,[牧场]上的牧草生长速度极快。

  最让谢乔感到惊喜的是,这片平地里有天然的草场,她用肉眼就能看到好些缓坡上好些野马、牦牛、山羊、羚羊和野骆驼等动物。平地靠近南侧山体这边,还有一片大约两百个平方的天然小湖,连水源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让谢乔蓦然想起了《三国志·隆中对》里的一句话,“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她当然有意!

  她甚至兴奋地搓手,计划今晚回去装载一些沙土、石料和木材,明天一早就来,建一片五百米的一级土城墙,把山口直接封起来。从此以后,这里就是她的牧场了,安全又隐蔽,方便又洒脱。

  以后鸡和猪也可以养在里面,毕竟跑山猪和跑山鸡的肉质远远好过豢养在猪圈和鸡笼中的同类。

  当然,这里得派一队人马驻守,人倒不用怎么防,主要防一些肉食性动物,比如狼、豹子和鬣狗。

  再往西没有路了,第一天的跑图到此为止,谢乔领着人马原路返回。

  第二日,谢乔先安排三支[西凉弓骑]在兵营里完成日常的训练任务后。每天出发前都要先进行[训练],训练一天都不能落下。完成后,她将足量的建筑材料放在【背包】格子,再带去那片山间平定,创立五百米一级土城墙的修建任务。

  随后的五天时间内,谢乔都在榆安以西跑图,[全图]上的榆安西面的战争迷雾一点点散开。这个地图虽然不是3d立体的,但也清楚地标注了地形的走向,和一些从山间流下来的毛细血管般的小河沟的流向。通过整体的地形判断,榆安城西南面的高山地形就是祁连山的一部分。

  在西面跑图的这些天,谢乔没有发现人烟,没有聚落的痕迹。从高山的山涧间流下来几条河沟,但无一例外,都顺着山势的走向往南流去,与榆安无缘。这就是这片区域如此干旱,形成大片戈壁滩的原因。

  在跑图的这期间,谢乔偶尔能在路上发现野骆驼和山羊之类的生物,她通通不杀,驱赶进她的那片山间小牧场。她已经将那片一亩地的[牧场]放置在里面了,牧场里“客人”的日益增多。

  结束西边的跑图,谢乔再将目光投向南面。

  西南面也是山体,河沟开始在这里汇成了一条小河,继续沿着山势走向往东南方向流去。

  谢乔在河流附近发现了好几处小聚落,十几间屋舍。

  东南面几乎全是荒芜的戈壁滩,当谢乔一行继续深入跑图时,终于遇到了第一帮匪寇,约二十来人左右。跟盘踞在焉皿山的马匪不一样,焉皿山马匪有行伍经验,训练有素,战斗力不俗,而眼前这帮人是杂牌的乌合之众,有人骑骆驼,有人骑马,还有人步行,手里拿的武器五花八门。

  离他们不远处的大道上有两辆被劫的马车,马已被夺走,车身被掀翻,地上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来具尸体。

  谢乔领着二十六骑纵马飞驰,转瞬间就追上了匪寇,停在离他们一百米外。

  匪寇听见声音,立马调转回头,被身后的阵仗惊了一跳。

  谢乔等二十六骑,齐齐勒马,铁蹄扬起烟尘,马长嘶。

  他们穿统一的制式兵服,一字排开。剽悍的梁汾立在排头,长枪一挥,凌厉的破风声,威慑力拉满。

  匪寇中的头领大吼了一声,振奋士气,随后全体挥舞着锋利的刀刃,朝谢乔这边冲杀上来。

  谢乔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下,貌似没有看到远程武器。

  与此同时,三支[西凉弓手]的将领梁汾抬起长枪,大喝:“引箭!”

  二十四人得令,齐刷刷地拿下背上长弓,从箭壶中取出箭支。经过几个月的不屑训练,骑兵的动作几乎整齐划一,跟复制粘贴似的,没有瑕疵。

  梁汾没有急着下令放箭,因为新制的箭支上没有安装箭羽,射太远的目标不容易射中。

  眼看着骑马的五名匪寇冲到了五十米内,梁汾长枪挥下,冷静地喊:“放!”

  “嗙”地一声,二十四支箭支同时射出,箭支箭道笔直地飞向目标。

  下一秒,冲在最前面的五骑仅剩一骑,四人全被射下了马匹。

  谢乔默默看着,惊喜于她的弓骑兵射术的进步,80%的命中率,较之前高出太多了。当然也有人数增加的原因。

  眼看着一起冲锋的兄弟一下子倒了四个,马背上仅剩的那名匪寇瞬间慌神,感觉勒马调转方向,往侧面逃窜。

  后面跟的步兵的骆驼兵也冲锋到了五十米内,梁汾暂不去管逃窜的人,再度抬起长枪,“引箭!”

  弓骑兵动作整齐地从箭壶取箭,搭在弓上,用力拉开弓弦。

  “放!”

  二十四支箭射出,破风声“嗖”“嗖”“嗖”。

  下一秒,箭镞不断冲进肉身,冲锋的步兵被射到大半,仅剩五六个人还站着。匪寇瞬间四处溃散开,再没有了进攻的欲望,一心只有逃命。

  但两条腿又怎么跑得过弓骑兵,梁汾下令队列散开,各自追亡。

  片刻工夫,逃窜的匪寇相继被射杀,就连之前拍马快逃的匪寇都被一支超远距离的箭射下马摔死了。

  谢乔留意到一些弓骑兵竟然会一些骑射了,一边骑行一边射击这种高难度的动作都有了一些苗头。

  匪寇悉数被消灭,谢乔命人清点战利品,并将匪寇的尸体掩埋掉。结束战斗,她眼前弹出了字幕。

  【你击杀了[匪寇*21],你获得了[315点经验值],你获得了[315文钱]。】

  获得了经验不够谢乔升下一级的条件。

  她依稀记得,之前击杀一名马匪能获得20点经验,一名匪寇则只有15点经验值。大概是因为匪寇的战斗力比马匪弱,所以给到的奖励也相对低一些,这可以理解。

  紧接着弹出字幕。

  【[西凉弓骑]升到了2级!】

  【[西凉弓骑]升到了2级!】

  【[西凉弓骑]升到了3级!】

  这一场战斗让三支西凉弓骑都升级了,一级的升到了二级,二级的则直接升到了三级。谢乔打开[西凉弓骑·3级]查看属性变化。

  【士兵:8/28

  远程攻击力:18

  肉搏攻击力:8

  防御:8

  冲锋:12

  射程:160(米)

  速度:6(米/秒)

  士气:10/10

  忠诚:10/10

  军饷:三贯/月】

  除了速度、士气、忠诚和军饷没变以外,各大属性均有所提升。士兵总数从二级的8/18到了8/28,这意味着只要她进行整编,这部队的人数就会从八人扩编至二十八人,等级属性都继承。

  二十八人比八人的队伍更不容易全军覆灭,只要有一人活着,部队番号就还在,只有精装人口和武器够,随时可以整编成满编部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谢乔坚持先在兵营里[训练]完弓骑兵,再把部队拉出去跑图荡寇,并赶在天黑前回榆安城。

  在【舆图】的[全图]上,以榆安为圆心,以一百里为半径的圆形区域的战争迷雾一片一片地退散开。

  因为长时间骑马,谢乔自己的技能[马术lv1]竟然也升到二级了。

  她切身地感受到自己马术的进步,在马背上她能做一些有难度的动作了,比如在纵马飞驰的过程中抱着连弩进行射击。她肌肉记忆一般地掌握了双手不抓缰绳也能骑稳的要领,双腿下意识地往两侧踩住马鞍,双腿发力,这样屁股就能与马鞍融为一体,稳如泰山。她有一种预感,保持这个动作,即使在马背上下个腰都能做到。当然,难度系数太大,惜命的谢乔放弃去浪。

  谢乔无法确定下一次出意外会不会再有广告弹出来,给她时光回溯的机会。

  如果没有广告,直接gameover,让她痛失上海五套房,并负债十万,她会原地爆炸。

  榆安城的东方跑图探索完成,敦煌城就位于榆安东南九十里外。

  在探索东面的这片扇形区域时,谢乔的二十六骑先后遭遇了两拨匪寇,都是小股的,一支六人,一支九人,轻而易举就扫荡干净了。

  最后是北面的扇形区域,阳关位于榆安城西北约一百一十里外。

  出了阳关就是神秘的西域。

  谢乔停马,举目遥望阳关的方向,猎猎风沙刮在脸上,她真有点想去西域跑跑图。

  毕竟之前在榆安官驿里住宿的周仲将西域描述得太美好了。在谢乔的原世界里,经过两千年的岁月变迁,西域三十六国悉数沦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一颗颗砂砾,只剩下残破的、风化的遗迹证明他们真的存在过。

  有机会西域的神秘面纱,谢乔不愿意错过。等周仲大叔的商队回来吧,打听清楚当前的情况,她考虑亲自去一趟。

  在探索东北方向时,二十六骑遇到了一伙马匪,三十几人的规模。

  好些人身上还穿着陈旧的汉军兵服,很显然,这又是一支由军队叛乱为马匪的部队。

  马匪清一色的骑兵,想零战损比地消灭这帮马匪难度有点大。

  不过没关系,打不过还能跑。

  实在不行,还有梁汾这个万人敌兜底,他伤势早已痊愈,杀些马匪实在是张飞吃豆芽。

  如果迫不得已爆发近战,谢乔也能拿自己的连弩去射,她对自己骑射的准度有信心。

  对面的马匪靠近雅丹旁边,骑兵围在一堆,似乎在密谋什么。至于雅丹后面有什么,谢乔这个角度看不清。

  马蹄声惊动了马匪,三十余骑迅速整理阵型,一边观察着一边抵近,试图先从气势上吓退对方。

  对面的二十六骑同样在慢慢抵近,梁汾冷静地估算着双方的距离。

  五百米,三百米,两百米,越来越近,对方丝毫没有退的打算。

  “找死!”马匪中为首的头目暴怒,一声大喝,“弟兄们,冲杀过去!”

  马匪的骑兵在飞驰中呈现出楔形阵列,像一柄尖刀冲锋刺来。

  有行伍背景的马匪显然比之前乌合之众的匪寇更有纪律性和战斗力,这样的楔形阵型无疑能缩小队列的正面,正面变窄,远程的弓手即使能射中,也只能射倒最前面的骑兵,后面的骑兵照样冲锋。而且由于是楔形队列,呈流线型,能减少空气阻力,冲锋速度将更快。

  面对马匪骑兵的冲击,梁汾淡定如常,指挥西凉弓骑一字排开,下令:“引箭!”

  等马匪冲进一百六十米内,他再喊:

  “放!”

  “嗙”地一声,第一波齐射,楔形阵列最前面五六骑中箭堕马。后续两骑被绊倒堕马。

  其余骑兵驾马相继飞跳过去,看看就冲到了一百米内,仍然保持着薄一些的楔形阵型。

  梁汾再喊:“引箭!”

  “放!”

  “嗙”地一声,第二波齐射,队列再度损失七八骑。

  剩余的十六七骑兵组成更薄一些的楔形队列,转眼间就冲到了五十米内。

  如果不想被马匪骑兵突脸的话,这个距离已经不适合射击了。

  梁汾下令:“撤!”

  三支[西凉弓骑]令行禁止,执行力极强,立即调转马头往后撤。谢乔也用双腿磕着马肚子驾马回退,暂避骑兵的锋芒。

  谢乔他们的马匹大都是匈奴人赠予的,性能显然更好,跑得更快,提起速来,身后的马匪就追不上了。

  马匪的头目大喊了一声:“都给我上箭!”

  奔袭中的马匪纷纷拿出长弓,抽箭,将箭搭在弓臂上引箭,瞄准前面的弓骑兵。

  “疏散阵型!”梁汾观察到了马匪的动作,临场指挥。

  声音穿进耳朵里,三支弓骑兵当即散开出去,几乎呈一个圆弧形,骑兵与骑兵之间的距离拉大。

  骑射状态无法保持最快的速度,马匪和弓骑兵的距离逐渐拉开。再加上弓骑兵疏散开来,马匪引弓却无法齐射,只能各自寻目标,第一轮射出去的十七支羽箭几乎全歪了。

  意识到双方马匹之间的差距,马匪头目决定不再做无谓的纠缠,下令停止追击,撤退。

  他们虽然大都是行伍出身,但这几年来疏于训练,战斗力远不如前。这帮人马显然比他们更训练有素,再追下去只能全军覆没。

  然而,就在马匪停止追击的下一秒,梁汾声如洪雷喊:“停!”

  弓骑兵齐齐勒马,等候他的下一个命令。

  “引箭!”

  号令一处,二十四人齐齐调转马头,张弓搭箭,瞄准被半弧形队列包围住的马匪。

  攻守易型了。

  马匪瞬间慌了神,下意识往后退。

  “进!”梁汾再喊。

  弓骑兵保持着引箭的状态,双腿轻磕马肚子前进,追上了射击范围,梁汾再喊:“放!”

  二十四箭齐发,因为是行进中射击,[西凉弓骑]显然还没完全掌握技术要领,命中率有所下滑。

  一拨齐射后,三名马匪堕马。

  马匹性能上的差距让这群马匪意识到逃是不可能逃掉了,对方骑射的精度虽然下降了,但对方只要一直追下去,他们全都会被射杀致死。

  马匪头目心一横,歇斯底里地喊:“上箭,跟他们拼了!”

  双方弓骑兵开始了对射,[西凉弓骑]呈一条弧线,阵型较为疏散。

  而马匪则扎堆在弓骑兵的包围中,线对点,这场对射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西凉弓骑射完四轮后,包围圈内,最后一名马匪身中三箭,堕马倒下。而外围疏散的弓骑兵,只有三人被射中,且只受了点轻伤。

  战斗结束,又是一场几乎零战损比的碾压性大胜。

  谢乔在一旁远远目睹了全过程,这场战斗她基本没有参与,都是梁汾在临场指挥。作为指挥官,他下达的每一个命令的时机都恰到好处,士兵令行禁止,将与兵意念合一,这样的部队绝对称得上精锐了。

  对此她相当满意,不愧是她费尽心思招募的将才,不愧是她精心训练的部队。牛的!

  谢乔盯着眼前弹出来的结算画面。

  【你击杀了[匪寇*33],你获得了[660点经验值],你获得了[660文钱]。】

  【恭喜你升级了!当前等级:lv5。】

  【你获得了[5点属性值]。】

  【你提升了[3点声望值]。】

  升级固然可喜,但谢乔此时更好奇马匪之前扎堆的雅丹后面有什么,总不能这伙马匪把这些年劫掠的财宝藏在后面吧。当然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谢乔拍马上前查看,缓缓转过雅丹土台子,她抱着连弩,手扣在扳机上。

  转过去,映入眼帘的是几个人被五花大绑,身上伤痕累累,浑身扭动着,在做无谓的挣扎:只是被马匪劫走的人。

  大概只是刚被绑来,身上的伤还很新,尚有挣扎的力气。

  “马匪已悉数伏诛,你们没事了。”谢乔收回连弩,下马拿刀帮他们割开绳索。

  绳子解开,一位摸样颇为俊俏的小哥朝谢乔拱手感激,嗓音清越,“多谢大恩!不知恩主尊姓大名,他日定登门叩谢。”

  “在下谢乔。凑巧路过而已,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谢乔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她揖礼告辞转过身,踩上马镫,赶着继续跑图,身后零星传来几个人的对话声。

  “公子,公子腿脚不便,还是让小人背你吧。”

  “不必了,我身体并无大碍,天快黑了,你可认得回去的路?”

  谢乔猛然停住脚步。

  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她转过头望向刚刚那位俊俏小哥:“敢问这位公子怎么称呼?”

  对方明显顿了片刻,答道:“恩主,在下陈进。”

  “陈珩是你什么人?王行珩的珩。”谢乔追问。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1-1919:33:10~2024-01-2021:03: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满卷时光20瓶;洛、草木精微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第 21 章 跑图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