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重生我的大学时代 正文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攻敌必救

  巴鲁达城,原来边防团的驻地。

  负责围剿同盟军的印国军队指挥官――哈莫斯少将,正在朝114机步团团长苏托拉疯狂倾斜自己的怒火。

  这个114机步团,是最先到达巴鲁达城的印国围剿部队。

  他们到达后,看到的是几百名边防团战士的尸体和毁于战火的团部驻地。

  此时,他们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边防团被同盟军全歼之前,就已经将求救信号和战斗过程发出。

  这其中,就包括间谍混在华人青壮中给他们下毒这事。

  因为巴鲁达城警察局被同盟军顺带给端了,哈莫斯少将便让这个114机步团梳理一遍城中可能潜伏的同盟军探子。

  苏托拉接到命令后,直接让手下士兵将城中上万名华人平民抓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士兵们对平民进行抢劫、强女干、杀人这种事情就无法避免。

  拜托,这可是现代社会。

  关注这次战事的国内外媒体,不知道有多少。

  这仗还没开打呢,就借机先对本国的少数裔施行集中营那一套?

  这事造成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

  国防部那边,给哈莫斯少将发来了非常严厉的训诫令,让他尽快平息舆论。

  莫名其妙挨了一顿训,哈莫斯少将只能将气撒在了苏托拉身上。

  除了撒气,哈莫斯也是真的想给苏托拉这个蠢货做个“换脑手术”。

  此刻,印国情报部门不仅已经得知“利刃”组织改名为“北婆罗洲华人同盟军”这事,还知道同盟军的兵力已经过千。

  从“北婆罗洲华人同盟军”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对方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私人武装向地方割据武装转变。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方的人数也从刚逃入印国时的400人左右激增到一千多人。

  而114机步团的行为,无异于是将当地华人全部推向同盟军的怀抱。

  哈莫斯能当上少将,基本的政治头脑还是有的。

  这几百年来,本地人施加给华人的苦难完全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新仇加旧恨,本地华人倒向同盟军是必然的。

  他们不仅会为同盟军提供情报、物资、资金的支持,甚至会加入同盟军来打印军。

  如果是以前,他们印国并不担心。

  反正,华人不掌权也没有武装。

  可现在,偏偏出现了一支敢打、敢杀,又战斗力强悍的同盟军。

  别忘了,印国境内的华人数量超过千万,光是在加里曼丹岛生存的就有好几百万。

  这种局面下,一个不慎就可能让同盟军在加里曼丹岛做大。

  真到了那个时候,他哈莫斯少将绝对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架上。

  在其他几个团长的求情下,哈莫斯终于同意让苏托拉戴罪立功。

  仗打赢了,功过相抵。

  要是打输了,苏托拉绝对是第一“替罪羊”人选。

  当然,屋内这么多人没一个认为己方会输。

  借用蒋委员长的一句名言:80万打60万,优势在我。

  现在,他们可是1.2万打0.1万。

  这已经不叫优势了,而是叫做绝对的实力碾压!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是:没了边防团这支熟悉当地情况的军队,他们这些外部调来的围剿大军对当地的情况都不熟悉。

  别看1.2万人的军队不少,撒到3、4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一平方公里也就3人。

  而且,敌人也不会一直窝在原地等着他们围剿。

  整个加里曼丹岛,最不缺的就是原始森林。

  如果敌人真的想逃,围剿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哈莫斯看向苏托拉,问道:“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找到了吗?”

  苏托拉汇报到:“报告长官,我们已经找到二十多名熟悉当地原始森林情况的民众,随时待命。”

  哈莫斯点头,交代道:“对于这些向导,劳务费要给够。”

  苏托拉道:“请长官放心,我们是按照3倍的用工薪资支付劳务费,一分都不会少。”

  哈莫斯又看向负责辎重的梅瓦蒂中校,问道:“武器弹药都备齐了吗?”

  梅瓦蒂汇报道:“报告长官,各部队都下发了3个基数的弹药,弹药库也囤积了足够打5、6场高强度战斗的弹药。另外,国防部调拨配合我们这次作战的运输船时刻待命,一旦前线囤积的弹药下降到警戒线,随时可以运输补充。”

  临时参谋长多兰上校主动汇报道:“各部队已经按照之前下发的作战计划运动到指定地点,最晚到达的部队也休整了一天以上,随时可以投入作战。”

  部队已经休整完毕,武器弹药也非常充足。

  那没什么好说的,随时可以开打。

  哈莫斯看向一众部队主官,命令道:“你们立刻返回部队驻地,明天正式出征,不得延误。”

  众人齐声道:“遵命,长官!”

  ......

  临时搭建的指挥部内,郭禄达将敌人的位置一一标注在地图上。

  敌人这1.2万大军,最小作战单位是营。

  按照指挥部居中,左右两翼扇形包抄的方式排兵布阵。

  这样排兵布阵可以确保一个点受到攻击,两翼立刻能够过来支援。

  因为无法确认同盟军的准确位置,印军只能使用这种方式排兵布阵。

  当然了,印军具有兵力上的优势,无论采用什么打法都能游刃有余。

  只不过,他们想到了同盟军会在战事不利的时候逃回大马境内。

  却没有想到,同盟军的主力早就在他们到达之前就跳到了扇形包围圈之外。

  想在原始森林遍地的加里曼丹岛藏几百人,真的再简单不过了。

  “设置在巴鲁达城的军火库由一个加强营把守,再加上辎重营、重炮营、指挥部直属部队等兵力,守军的兵力至少3000人以上,最近的援兵距离也不过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怕是不好打。”

  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就要想尽办法打击敌人的薄弱处。

  对于一支现代化军队来说,武器弹药绝对是整支军队的“命门”!

  只有打掉敌人的军火库,他们才能在短时间内扭转兵力上的差距。

  并且迟缓敌人的军事行动,为己方赢得喘息的时间。

  将所有敌我态势熟记于心中,阿成道:“既然他们想稳扎稳打推进,我们就打乱他们的部署,将敌人调动起来,只要他们自己一乱,就会露出破绽。”

  张祖辉问道:“成哥,我们打哪里?”

  阿成的手在地图上移动,圈住了一个地方。

  “我们打这里――丹戎城,这里是他们东加丹行省北部第一大城市,我们打这里,他们必定要会师救援。”

  别看都叫城,城也是分等级的。

  巴鲁达城人口就几万,也就一个县级区划。

  丹戎城人口60多万,妥妥的市级区划。

  一旦阿成他们打这里,必然能调动印国大军回援。

  到时候,就可以为处于内线的2营创造机会。

  

重生我的大学时代 正文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攻敌必救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