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随机摆摊,全网爆红通缉[美食] 第 20 章 豪华奖励!!!

  不过,景婳也不是毫无准备。

  她今天用系统刀工练习时,切得最多的是土豆,这个被她用来炸原味薯片了。

  第二多,就是青瓜。

  青瓜除了切丝,还切成小丁。

  揭开装鸡汤的锅,香味蹿出来,她还把鸡骨头都敲碎了放进去煮。

  一锅汤,浓郁荤香,原汁原味,毫不掺假。

  学生多,按理来说,大锅操作更方便快捷。

  不过,这道菜,还是用家常锅的大小做出来更美味。

  舀起几勺鸡汤,过滤到锅里。

  鸡汤清澈,略带微黄,一点都不显油腻。

  青瓜丁倒进去,得盯着,一看到青瓜丁顶起来,立马勾芡。

  这样,青瓜丁就不会沉下去,就像水晶球里悬浮飘着的美丽小粒子。

  青瓜丁像是有一股魔力托着,不会沉到锅底,而是均匀分布。

  勾芡,一股神奇的力量。

  这是快手汤,很快就完成了。

  翡翠汤,能取这个名字,足以见这个汤的好看。

  削了皮的青瓜如小块翡翠一般浸在其中,汤底晶莹剔透。

  高梓涵尤其喜欢青绿色的东西,之前的青瓜小薯片是这样,现在的翡翠羹也是这样。

  “老板,给我来一碗。”

  景婳应得十分干脆:“好咧。”

  别说一碗,十碗八碗都行。

  有高梓涵带头,其他学生也纷纷要了。

  这是学生里的带货博主啊,而且流量杠杠的。

  景婳愉快地给同学们打羹。

  吃吧,填满胃里的缝。

  高梓涵吹了吹勺子上的汤。

  咦,好像不烫,是温温的,正适合入口。

  她看向小摊那边,哦,是放进冰桶里快速降温的。

  好贴心!

  高梓涵觉得这位老板姐姐简直是天选小摊主。

  如果说鸡丝凉面是冰与火的盛宴,冰是温度,火的是辣度。

  那么面前这碗温热的青瓜羹就是中间的和平使者。

  吸一口,清香非常浓。

  咬一口,青瓜清爽脆甜。

  喝一口,汤淡却鲜,能尝到鸡味,却不见肉。

  呼噜噜吃完一碗,肚子都服帖了,比大姨妈来了还安心!

  “老板,再来一碗!”

  景婳:这句话虽迟但到

  果然不出她所料,只要是好吃的,这群学生连路过的蚂蚁都想尝两口。

  咳咳,夸张了。

  但最后送走这群学生时,景婳着实松了口气,挥手的频率都是加速的:“拜拜!再见!走路小心!”

  叽叽喳喳的声音没了,面前一切宛如饿狼过境。

  看着空空如也的调料盘,景婳喃喃:“没有了,真的一滴都没有了。”

  回去的路上,景婳下定决心,必须好好健身。

  摆摊之路还很长,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应对更多的未知情况。

  一群学生就把她干趴了,那不行。

  瘫在床上,景婳终于有空看系统面板了。

  不得不说,这群学生带来的业绩是显著的。

  【长期支线任务:成功接待100000000人

  目前进度:189/100000000】

  看着数字每天稳定上升,她的心中也有成就感。

  “哎,系统,不是说我提前拿了烹饪大全,要增加一万人当利息吗??()_[(.)]???+?+??()?()”

  【系统解答:一个月内为无息期,如果宿主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利息作罢。】

  景婳:……

  “你对我还怪有信心的呢。()?()”

  一个月接一亿客,咋这么敢想?

  “还是现在就加上吧,不用等一个月后了。()?()”

  【长期支线任务:成功接待100010000人

  目前进度:189/100010000】

  景婳舒服了。

  以后也不用天天看,每个月看一次了解情况就差不多了。

  总之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但也要劳逸结合。

  比如,今天,她明显伤着了,明天做点简单的吧。

  比如,来个文思豆腐。

  翌日。

  今天是在博物馆公园摆摊的第六天,也是系统刀工练习的第六天。

  她的刀功已经练习得很优秀,文思豆腐对她来说,不是越级挑战,而是一场跃跃欲试的大考。

  昨晚,她反复看了一晚上《世界烹饪百科全书》里的文思豆腐,像极了考试前一晚紧锣密鼓地复习。

  每一个细致的点,在她脑海里预演了成千上万遍。

  连做梦都是在解开豆腐丝打成的结。

  天知道豆腐丝为什么会打结?

  现在,就要踏上考场了。

  做文思豆腐的准备工作从一大早就开始了。

  在卖鸡的老农里精挑细选出一个小可爱。

  最好选用老母鸡,老母鸡油黄,吊出来的汤香浓。

  熬鸡汤,就是要花时间慢慢熬。

  过程中不断关注汤的变化,撇去浮沫鸡油后,看似得到一锅清亮的鸡汤。

  但还能再精益求精。

  缓缓倒入鸡胸肉蓉,借此吸附汤里的杂质,进一步熬出清亮的汤。

  景婳小心翼翼过滤好鸡汤,这可是她花了几小时做出来的成品。

  但凡少了一滴,她都心疼。

  所以,去公园的路上,尽管知道系统出品的五轮车很稳当,但她还是开慢了一些。

  到达公园里,正好9:59分,比踩着铃进考场的学生好那么一丁点。

  “小景,今天来得晚了点啊。()?()”

  李大爷调侃。

  景婳看向旁边:“有比我更迟的,彭老板今天都还没到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和往常一样,彭清带着她四个销冠小弟出现,还有一个销冠小弟守店。

  景婳一边搬东西,一般看彭清的脸色:“你昨晚熬夜了?”

  彭清打了个哈欠,点头

  :“别说了,我给闺蜜当了一晚上恋爱分手导师。”

  ?本作者一倾山水提醒您最全的《随机摆摊,全网爆红通缉[美食]》尽在[],域名[(.)]????╬?╬?

  ()?()

  她一个母胎单身,帮谈过十次恋爱的闺蜜出谋划策。()?()

  想想都离谱。()?()

  “景老板,今天吃什么?”()?()

  比起谈恋爱,还是美食更有吸引力。

  景婳笑道:“今天偷懒,不做饭菜,卖羹汤,单吃这个你们肯定吃不饱,得吃点其他。”

  “啊……”彭清难掩失望,委婉问道,“你是有什么心事吗?”

  景婳:……

  想起昨天学生们离开后宛如蝗虫过境的场面,她露出迷之微笑:“心事倒没有,就是想休息一下。”

  李大爷作为过来人,赞同:“忙是忙不完的,偶尔休息一下也好。”

  “哦,那也是。”彭清也算是感同身受。

  本来今天她也想休息。

  支撑着她来到这里的原因是美食。

  谁知,今天只有汤。

  不过,有总好过没有。

  她直接买份面,配上景老板的汤,肯定一样好吃。她对景老板的手艺就是这么有信心。

  “那你做的是什么?”

  “文思豆腐。”

  彭清:???

  她愣住,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确认一下,是文思豆腐?我们都知道的那个文思豆腐?”

  景婳点头:“就是你想的那个文思豆腐。”

  彭清服气的。

  管这叫偷懒,她墙都不服,就服景老板。

  李大爷不摇葵扇了,他举起扇子,仿佛举的是召唤令牌:“快来,景老板做文思豆腐了!”

  认识李大爷的人或快或慢都在往这赶来。

  不一会儿,小吃摊前面围了一圈人。

  景婳:……

  看得出来李大爷交了挺多朋友。

  “景老板,你真的要做文思豆腐啊?”

  “我在饭店吃过这个菜,一碗48。”

  “这个难切哦,我自己在家试过,放到水里稀烂,最后直接做成鱼丸豆腐汤。”

  李大爷对景婳有信心:“你们看看不就知道了,景老板喜欢现场切菜。”

  哎,不对,好像炒猪腰那回就没在现场切。

  李大爷后知后觉扭头询问,莫名有点气虚:“景老板,今天在现场切吗?”

  景婳笑着点头。

  李大爷的下巴又抬起来了:“你们看就知道了。”

  其他人纷纷期待起来,好像全场都急,就当事人最不急。

  景婳慢条斯理拿出内酯豆腐和匕首。

  理论上来说,切文思豆腐,刀要薄要直。

  但系统给的匕首,可以适应任何食材。

  景婳不知道第几次感叹这把匕首的神奇。

  要开始了。

  她摆好姿势,检查腰力,调整呼吸。

  切文思豆腐,呼吸和节奏很重要,切不可三心二意,随意中断。

  一气呵成,切出来的豆腐更完美。

  景婳低头,按下系统刀工练习键,

  眼神一变。

  手下的匕首开始有节奏地动起来。

  众人还在说话呢()?(),

  就看到景婳不声不响开始切了。

  大家伙儿愣了一下()?(),

  都不说话了?()_[(.)]???.の.の?()?(),

  瞪大眼睛()?(),

  紧盯着景婳的刀,好像这样就能看清景婳到底是怎么切似的。

  没人说话,除了偶尔的鸟鸣声,周围一片安静。

  只有刀与案板接触的“嘚嘚嘚”声音,自带节奏,仿佛节奏大师现场演奏。

  景婳控着呼吸,控着刀速,不敢放松分毫,全程聚精会神。

  等最后一刀切完,景婳按下停止键,长长舒出口气。

  围观群众中有不少人跟着她吐气。

  “呼,憋死我了,我都忘了呼吸。”

  “我也是,跟着紧张,一直盯着那把刀,生怕动作断了。不行,我得深呼吸几下。”

  “景老板,我们刚才都没敢说话。”

  景婳乐了:“你们平时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没关系的。”

  进入状态后,谁也影响不了她。

  “景老板,快看看成功了没?”

  豆腐丝还在砧板上,看不太出来。

  “那必须成了啊!”

  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嗓子。

  景婳挑眉:“我也这么觉得。”

  她对系统刀工很有信心。

  将豆腐放进水盆里,大家挤着靠近抢着看。

  “我看看!”

  “哇,成了!”

  “好细!没有断!”

  “也太厉害了!”彭清不知道自己激动个什么,又不是自己切的,但就是很兴奋,脸都红了。

  “哎呀,”她一拍大腿,可惜道,“我刚才应该录个视频!”

  “对喔,这么好的发朋友圈素材,嘿嘿,装作是我切的,亮瞎他们的眼,然后再告诉大家真相。”

  “景老板,再切一回呗!”

  一个个的,都掏出了手机。

  本来就不止切一块,”她又打开了一盒豆腐,这次特地提醒大家,“我要开始拆盒子里,拆完盒子就开切。”

  公园湖边。

  一高一矮两个女生举着手机,和屏幕上的人说话。

  “高梓涵,你别是坑我们吧?哪里有你说的薯片?”

  “里面都是卖小孩玩具棉花塘,吃的摊子在哪儿,你指给我们看?”

  高梓涵的声音很小:“要是我坑你们,我追的爱豆必塌房!”

  “你们再往前走,一直走,看到哪里有人聚集,就往哪里钻,那家小吃摊很火的。”

  陈小洁和姚一诺继续走,终于,她们看到好几圈人围着的地方。

  “好像是个摊子。”

  才上初一就突破一米七八的女同学姚一诺利用身高优势举起手机,力图拍到摊主。

  “是她,就是那个小姐姐!”高梓涵在电话那头比两人还激动。

  姚一诺这才放下手机。

  “好了,我再上厕所,老师估计就要来抓我了……你们记得给我打包啊。”

  “

  唉()?(),

  昨天无论我们怎么求老师()?(),

  老师都不肯改变行程。要不然我就能跟你们一起去吃了。薯片超级脆?()???♀?♀??()?(),

  鸡丝凉面超级好吃()?(),

  那料汁,拌鞋底都香……”高梓涵絮絮叨叨。

  陈小洁安慰好朋友:“放心吧,你下课回家等着吃就行。”

  挂了电话,姚一诺深深嗅了嗅,疑惑:“可是,我没闻到油炸香,也没闻到辣子香啊。”

  陈小洁拉住姚一诺的手:“都来到跟前了,去看看不就行了?”

  “大爷,这里面买的是鸡丝凉面吗?”

  陈小洁小小的一个,一米五多一点,看上去就是个乖乖巧巧的小学生。但她实际都上初一了。

  隔辈亲让大爷回答都多了几分耐心:“今天老板不卖鸡丝凉面,卖文思豆腐。”

  陈小洁和姚一诺双双失望。

  “我都还没吃过鸡丝凉面,就不卖了?”

  陈小洁问姚一诺:“那我们还要买吗?”

  姚一诺因为身高优势,将里面的情景看得清清楚楚。

  “等等,我的老天鹅!”姚一诺神情激动,“这个摊主有点登西!”

  “她好厉害!”

  能让姚一诺发出这样的感叹,陈小洁十分好奇摊主在做什么。

  可她身高摆在这儿,怎么蹦哒都看不到。

  偏偏前面的人也发出类似的感叹。

  “手真稳啊!”

  “那个刀的高度,就跟尺子量过似的!”

  她更加心痒耐。

  “老姚,把我举起来。”

  她拍拍姚一诺的手臂。

  姚一诺闻言,不发二话,熟门熟路用手臂环住陈小洁的膝盖弯,将人举起来。

  两人配合默契,显然不是第一次做。

  陈小洁终于看到了。

  结果没让她失望。

  她正好赶上景婳切最后几刀,仿佛复制粘贴的切豆腐动作让她微微一惊。

  但最炫的还是景婳麻利地将豆腐丝放进水里的动作。

  明明只是平平无奇的纯白的豆腐丝,没有绚烂的色彩,没有精致的特效,可她却觉得,好华丽啊!

  好像天女散花一般。

  豆腐丝在水中飘荡开来。

  陈小洁掏出手机,放大拍摄。

  “哇,”她惊叹,“真的根根分明,绝了。”

  她天生娃娃音,在一众成年人发出的声音中特别突出。

  围观群众纷纷回头,看谁在说话。

  景婳也抬头了。

  陈小洁遮住嘴,礼貌道歉:“不好意思,我的声音有点大。”

  有位老奶奶怜爱招手:“看把小姑娘急得……走近来看吧?”

  “进来看吧!”

  围观群众笑着让开一条道。

  谁还会跟一个小姑娘抢位子啊?

  “小姑娘,读四年级还是五年级啊?”

  陈小洁:……

  她扬起微笑,强调:“爷爷,我读初中了。”

  初一也是初中啊。

  那大爷愣了下,转移

  话题:“你旁边的是你大姐?”

  姚一诺对这样的误解习以为常,“爷爷,我们是同学,我们读初一。”

  大爷:……

  他决定继续看切豆腐。

  还是切豆腐有趣。

  陈小洁和姚一诺都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真的,习惯就好。

  还是看切豆腐吧。

  豆腐:终究是我承担了所有……

  “跟头发丝差不多,传说文思豆腐的丝儿能穿针,真的能吗?”

  陈小洁感慨。

  近看更有冲击力。

  她没有询问谁的意思,就是这么随口一说。

  没想到,老板回答了她。

  “咱们可以试试,”

  景婳有备而来。

  她在台板上拿出一盒针。

  陈小洁目瞪口呆。

  视频里,美食博主啥都有,没想到小吃摊老板也是啥都有。

  景婳才不是自己也想试试豆腐丝能穿针是不是真的,她就是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技术成果。

  没错,就是这样。

  她小心翼翼用一根木签挑起一根豆腐丝。

  厨子得手稳。比如现在,景婳一手将针平拿着,一手将挂在木签上的豆腐丝慢慢移动。

  没人出声,大家都紧盯着景婳的动作。

  景婳屏住呼吸,豆腐丝距离针孔越来越近。

  差五毫米,差一毫米……

  她越来越谨慎,仿佛在进行最严谨的科学实验。

  直至豆腐丝穿过针孔!

  “穿过了!”陈小洁双手交握在嘴边,忍不住小声惊呼!

  景婳肩膀松了下来,呼吸几下。

  她放下针,眨眨眼,活动一下眼睛。

  差点成斗鸡眼。

  五分钟后。

  切豆腐的声音重新响起。

  陈小洁和姚一诺站在边上。

  她们不能一直占着好位置,得让别人看看。

  陈小洁:“这不就是砧板木鱼吗?”

  功德+1+1……

  姚一诺摸着下巴,视线锁住砧板:“这不比电子木鱼得劲?”

  “电子木鱼,只能听声音,但切文思豆腐,不仅得到声音,还得到刀功,比电子木鱼赚啊。”

  姚一诺目光火热。

  陈小洁:……

  景婳切完豆腐,开始切配料。

  文思豆腐简繁由人。

  只用豆腐、油菜叶子、清水,芡汁,就可以做出简略版本。

  如果想要高配版,鸡汤熬上,豆腐、火腿、香菇、木耳、冬笋、油菜叶子备上。

  既然决定要做,景婳选择做高配版。

  不过,任何配菜都不能喧宾夺主,它们只是豆腐的点缀。

  食材切好,开始烹饪。

  一揭开鸡汤的锅,香味飘散。

  周围的人都闻到了。

  陈小洁和姚一诺没离开。

  虽然没有鸡丝凉面,没有薯片,但有文思豆腐啊,她们要尝尝这道菜的味道,看景婳的手艺是不是像高

  梓涵说的那么好。

  陈小洁用力吸取空气中的香味。

  “这个味道让我对老板接下来要做的菜有了实感。”

  切菜切了一小时()?(),

  除了这个老板也是没谁了。

  姚一诺展现了一下手机屏幕()?(),

  她在搜文思豆腐。

  “上面说?()_[(.)]????????()?(),

  越是简单的材料()?(),

  越是清淡的菜,越体现厨师的功力。”

  她不由期待起来。

  景婳把手放在鸡汤上,感受温度。

  将焯过水的各色配料倒进汤里,推散。

  细丝在汤中摇晃,看上去已经有了文思豆腐的雏形。

  但是,它们只是配角,而且还没到主角出场的时候。

  主角需要配角衬托,还需要有适合主角出场的最佳氛围、环境。

  此时的汤太稀了。

  就像是稀松平常的环境托不住主角,清汤不足以保护脆弱的豆腐小姐。

  汤还没沸腾,仿佛在蓄力。

  这个时候正合适改造。

  趁汤不注意,倒入最得力的助手——雪白的浓稠芡汁。

  芡汁缓慢与汤水融合。

  渐渐地,汤底变得浓稠,等汤底比米汤略微浓稠一点点,就行了。

  这样勾出来的汤,亮亮的,一看就知道是好汤。

  细节决定文思豆腐能不能做好。

  芡太稀,托不住豆腐,芡太厚,豆腐丝散不开。

  这都需要心思。

  如此,一切都打造成最佳环境,主角终于隆重登场。

  丝丝缕缕的豆腐投入汤底的怀抱。

  它需要温情的保护,而不是粗暴的搅动。

  所以,千万不能像平常汤水那样,把锅勺随意捞下去搅拌

  要用勺背,慢慢打圈推动,利用离心力,散开豆腐。

  姚一诺看得入迷,“这是在用勺子安抚豆腐的情绪?”

  陈小洁哭笑不得:“……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在姚一诺的想象里,脆弱的豆腐小姐慢慢放下戒心,尽情在汤里徜徉,心甘情愿地舒展。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味道,最佳的视觉效果。

  景婳看豆腐散开得差不多了,就倒入最后一样配菜——青菜丝。

  最后,关火。

  为了衬这道菜,她特地买了一个黑棕色的瓷盆。

  色度反差下,文思豆腐更显精致。

  瓷盆里,洁白的豆腐丝凝在汤里,间或掺杂玫瑰色的火腿丝、黑色的木耳丝、碧绿的青菜丝、黄色的冬笋丝、褐色的冬菇丝作为点缀。

  几色缤纷,却不抢眼,反而让整体跃然生动。

  慢慢推动时,丝缓缓流动。

  像极了江南世家出身的小姐,穿着白底素雅绣花旗袍,肤若凝脂,颊染胭脂,手戴碧镯,缓步优雅而行。

  好看!

  景婳做出请的手势:“拍照吗?”

  这么美,不留存下来可惜了。

  围观群众恍然回神,纷纷拿出手机。

  今天朋友圈素材有了。

  这老板,能处!

  “这道菜终于成了我做不了的样子。”

  “做不了没关系,吃不了那才遭了。”

  “多少钱一碗啊?”

  大家一边拍照,一边交流。

  景婳拿出黑板,笑道:“十块一碗。”

  一碗份量不多,价格看似低,但她肯定不会亏。

  靠这个肯定不能饱肚子,那还不如小碗小碗地卖,能卖给更多的人就好了。她的任务也能往前挪动一点点。

  围观全程的食客们表示,这个价格,值。

  光是切菜的手艺,就能让它的身价倍增。

  而且,这本来就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名菜。

  姚一诺当即要了一碗。

  她平时喝汤,都是一口干。

  这次却舍不得。

  她亲眼看这道菜从无到有,做出来有多不易,多费心思。

  轻轻喝下一勺,汤底鲜美,豆腐清香沁人,口感软嫩清醇。爽口的配菜更衬出豆腐的有行若无形,入口即化。

  有位老人家道:“我感觉,比我之前喝过的都好喝。”

  其他老人家搭话。

  “真的吗?太好了,这十块钱花得值。”

  “万万没想到,我会在小吃摊吃文思豆腐,之前都想象是在精致的庭院里,优雅地品一口哈哈哈!”

  “主要是厨师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跟在哪儿吃没关系。就像景老板的小吃摊,能做,还做得好,大家就喜欢。”

  “再名贵的菜,也是服务于人啊。小吃摊的烟火气,是其他类型的餐饮比不了的。”

  老人家们抒发感慨,陈小洁和姚一诺这两个学生也在聊天。

  陈小洁道:“我可以把今天的经历写成作文,题目我都想好了,《手里有刀,哪里都是舞台》。”

  姚一诺毫不留情吐槽:“我看老师看到这个标题,会举起手里的刀对准你。”

  景婳做完了菜,只用舀汤,特别清闲。

  耳朵听着不同年龄段对这道菜的感受,她自己也颇有感触。

  她喜欢这道菜。

  她认为,这是特别具有华夏韵味的一道菜。

  不说背后的历史故事,就光说制作和呈现吧。

  内敛的华夏厨师在这道菜上,不是明晃晃地将食材雕出花,那样太张扬了,而是选择用最直接的方法不动声色地表现。

  做菜人的刀工,在细如发丝的豆腐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懂玄机的人,一看到这道菜,大概就会问是怎么切出来的,怎么会切得这么好。

  在这一刻,制作的厨师已经达到了“炫”的效果,既是炫耀自己,也是炫耀这道饱含心思的菜。

  真的很可爱。

  食材简易,却能做出花样,这种巧思本就难得。

  而做出来的文思豆腐,宛如水墨画,不抢眼,却有一种混沌感,一圈圈的,像是简色版的星系图。

  有道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道丝丝缕缕的文思豆腐,也别具一番

  禅意与精美。()?()

  看着它,似乎能让人静下心来。()?()

  景婳完全被这道菜折服。

  囍本作者一倾山水提醒您最全的《随机摆摊,全网爆红通缉[美食]》尽在[],域名[(.)]囍?囍#?#?囍

  ()?()

  而吃过了的食客更是如此。()?()

  “我倒是想自己做,没办法,手艺太硬核了,做不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景婳加入话题。

  “哦,怎么说?”食客们的眼睛顿时亮了。

  要是真的做,那可就能出去吹牛了!

  景婳拿起一个网筛,道:“要是家里做的话,可以拿一个很细的细网筛。”

  “咱买那种袋装豆腐,直接从中间切开,往网筛一按,就跟压面条似的,豆腐丝就出来了,这就是发明改变生活啊。”

  食客们惊呆了。

  “还能这样?”

  “这么简单?”

  受教了!

  博物馆。

  李城从爷爷发来的消息得知景婳今天不做饭菜,只做文思豆腐。

  爷爷还发了好多景老板切豆腐的视频过来。

  他和同事们一说,有的同事还不信。

  “现在的小吃摊厨子都这么厉害吗?”

  李城甩出证据:“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他可是景老板的铁粉,怎么会容许有人污蔑景老板的技术和声誉?

  “看什么?”

  这时,一位老者笑呵呵接话。

  大家纷纷让道。

  “方馆长。”

  方馆长让大家继续,李城轻咳了声,不好拂领导的意,只能播放视频。

  景婳修长干净的手出现在画面里,再是洁白的豆腐与古朴的匕首。

  李大爷从上而下,从左到右,各个角度,各个高度,全方位展示了景婳的刀功。

  同时,也全方位展现了那把匕首。

  在其他人连连惊叹、啧啧称奇于景婳的刀工时,方馆长却轻锁眉头,紧盯着那把匕首。

  李城离得近,看得心都提了起来。

  咋回事啊?

  馆长不喜欢看切豆腐吗?

  那他中午还能吃文思豆腐吗?

  屏幕上跳出爷爷发到了,李城一咬牙,不管了,在这里上班也不能管他吃什么吧?

  他站起来:“我去拿我爷爷送来的羹汤。”

  正准备收起手机,方馆长却笑道:“小李,我想再看看视频,可以吗?”

  李城却松了口气:“当然可以,馆长,您慢慢看。”

  看来不是不喜欢看切豆腐。

  李城很快回来,他将一碗碗文思豆腐分给同事们,最后犹豫了下,递了一碗给馆长:“您尝尝。”

  方馆长从屏幕上收回视线,慈祥一笑,“谢谢,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下属们都在讨论小吃摊做出的文思豆腐会是什么味道,而他尝过不少名厨名菜,比起这碗用普通饭盒装起来的文思豆腐,更好奇视频里那把匕首。

  那貌似是文物啊。

  方馆长随意舀起一勺豆腐。

  入口那一瞬,鲜香夺人!

  他

  

随机摆摊,全网爆红通缉[美食] 第 20 章 豪华奖励!!!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