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让你退圈,没让你成国家级艺人 第252章 开始泪崩

  “老首长,给。”

  韩震给老首长递上纸巾,不想老首长却是摆了摆手:“不用。”

  梁三喜染血的账单让人触动。

  但是,战士欠账这样的事情,老首长不是没有见过,而且在他经历过的那个年代中有很多。

  梁三喜不过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罢了。

  那个年代,军中许多战士来自偏远的革命山区,那里的生活困难,许多战士靠部队的那点待遇,支撑不起贫困的家庭,无奈之下,只好借债。

  像梁三喜这样的,上战场牺牲了,但还背着一身债务的,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个例。

  电影中的镜头一转。

  从战场上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梁三喜老家,祁蒙山。

  这天,梁三喜的妻子韩玉秀和往常一样,砍柴回家。

  刚到家门时,便看到家门口停着两辆自行车。

  家里来人了?

  不知为何,韩玉秀心里咯噔了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快步走进家门,身上的柴火还来不及放下,便看见坐在石磨旁哭成泪人的梁大娘,石磨上还放着一封书信。

  难道……

  韩玉秀心中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可是她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是……有信来?”

  “你先歇一会……”村支书帮玉秀把柴火放下。

  玉秀踉踉跄跄的走向石磨,颤抖着拿起了上面的信封。

  “秀……”

  梁大娘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没有哭,也没有哀嚎,玉秀整个人只是感觉有些懵,丈夫没了?他还没休探亲假,还没来得及再见他一面,就这么没了?

  玉秀还没能来得及接受事实,屋里刚刚满月的孩子便在哭闹。

  玉秀愣愣的走回了房间……

  晚上的时候,简陋的屋里点着煤油灯,梁大娘在给孩子缝衣裳,而玉秀还是没有回过神来,整个人像是没了魂一般……

  ……

  这一幕看得现场所有人钻心的痛。

  梁三喜和韩玉秀都是善良之人,两人的结合成一对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的小夫妻。

  虽然条件艰苦,而且分居两地,但是两人的爱意溢出银幕。

  玉秀还在等着梁三喜休假回家,带上那个约定好的拨浪鼓,看一看他那刚刚出世的孩子,那将会是多么美好动人的一幕。

  可是……

  这一切,却因为战争而化为泡影,天人永隔。

  韩玉秀没有哭。

  因为到现在为止,她都还没能接受这个现实。

  而电影外的人,却不禁潸然泪下。

  老首长终于自己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眼睛,因为这个时候,眼泪真的是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

  九连成功的完成了尖刀连的任务,他们的英勇作战,让他们在回国之后论功行赏,受到了嘉奖。

  赵蒙生胸前别着荣誉勋章,走过欢庆的人群,但脸上却毫无兴奋之色。

  此时的他,已经不似之前那般轻佻,皮肤黝黑,脸上挂着一道伤疤,表情凝重,步履沉稳。经过了战与火的洗礼,他已经成长为了一名真正强大的战士。

  战后他留在了连队,积极开展各项抚慰工作。

  九连全连上下,都拿到了功臣勋章,都被表扬,最低也拿到了三等功,唯独一个靳开来没有。

  表面上说的原因,是因为靳开来违反了纪律,砍了民众的甘蔗。

  不!砍甘蔗,砍甘蔗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最根本原因还是他心直口快,爱讲真话,不会阿谀奉承。

  连里的战士们都很愤怒。

  因为靳开来是因为救全连战士而死,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不存在违反纪律的问题,战场上砍甘蔗是我同意的,要处分,你处分我!”

  “营长,要不给靳副连长记功,我们的功就都不要了!”

  “营长,你听听连里同志们的意见吧……好,那我要越级反映,我要向军委,军区反映!”

  就是雷震军长在接受团记者采访时,也说道:“我们有些干部,总是爱听阿谀奉承,对于爱提意见的同志,到死他们也不肯放过”。

  因为上面领导不喜欢靳开来,所以哪怕靳开来牺牲了所有,可依然得不到应有的公正待遇。

  电影里靳开来尚有雷军长帮忙,可是现实呢?

  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不是个例,不得不让在场的所有师级以上干部反思,特别是军部首长韩震……

  ……

  赵蒙生和九连战士们的努力争取,依然没有改变上面的决定。

  几天后。

  烈士家属陆续抵达军营,每个家属都拿到了勋章,除了靳开来的家属。

  那个时候的人们,最讲的就是荣誉。

  人牺牲了当然难过,但好歹有个勋章抚慰一下,而靳开来什么都没有,这对家属而言,可以称得上是羞辱。

  因为必然会有人因此在后面说闲话。

  看着别人一个个领勋章,靳开来的妻子杨改花除了悲伤以外,表情还多了一份凝重,几岁的儿子也是一脸的疑惑。

  “妈妈,爸爸怎么还没回来?他到哪去了?”

  “爸爸呀……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打坏蛋去了……”

  “我也要大坏蛋,哒哒哒――”

  儿子根本就不知道爸爸已经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杨改花见赵蒙生走来,一把拉住了胡闹的儿子。

  赵蒙生坐到了低下头颅的杨改花面前。

  而儿子则是拿起赵蒙生放在桌子上的军帽戴到了头上,问向杨改花:“妈妈,我像爸爸吗?”

  杨改花一愣,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赵蒙生的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全场所有观看影片的军部将军们,还有老首长的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天真的孩子还在假扮他最敬爱的父亲的军人模样,却不知道他父亲永远都回不来了。

  而大人们还在为靳开来为什么没有获得表彰而揪心。

  “指导员,我想问你一句,开来他是怎么死的?”

  “呃……开来他死得很英勇,很壮烈。他是为我们九连牺牲的!”

  “你老实告诉我吧,他是不是在战场上犯了什么错?啊?”

  “不,没有……”

  “你说!”

  “没有!开来他是个很好的同志,龙国人都像他那样,说真话,做实事,我们国家的事情,就好办了!”

  说着,赵蒙生拿出来自己的一等功勋章:“大嫂,这是一等功臣,靳开来同志的勋章,收下吧。”

  “不……不……”

  杨改花如何看不出来那是赵蒙生的,连连推却:“他无功啊,不能受赏!”

  “大嫂啊,开来他……确实是英雄啊!他一个人就炸毁了敌人的两个碉堡,是他带领着我们……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反扑,最后,在无名高地上,他……他是为了我们大伙去砍甘蔗……”

  赵蒙生说得情绪激动,热泪盈眶。

  杨改花却打断了他:“别说了,我都清楚了……”

  她想要的不是什么勋章,只是靳开来是怎么死的,只是想要靳开来的清白而已。

  “开来他……救了我们九连呐!”

  “我……全清楚了。”

  “大嫂,这个勋章,你一定要收下,要不我们全连都……”

  而这个时候,一旁的儿子却拿起了赵蒙生手中的勋章,对杨改花奶声奶气的道:“妈妈,这个奖章我要,这是爸爸的奖章。”

  说着,他把奖章别在了胸前……

  这一刻,全场所有将军和老首长瞬间泪崩。

  韩震连忙给老首长递上纸巾,老首长也不再矫情,接过纸巾就是一顿猛擦。

  其他将军并没有准备纸巾,所以只能用手或者衣袖来擦……

  ……

  其他烈士的家属都到了,除了小北京的亲属尚未找到,还有梁三喜的家属,已经过去十几天了仍未到达。

  赵蒙生和连里的战士不免担忧。

  镜头一转,来到了梁大娘和韩玉秀这边,只见两人抱着孩子下了火车,并没有找汽车,而是问了一下火车站的警卫员,然而选择了步行。

  只为省那十几块的车费。

  看着梁大娘迈着蹒跚的脚步,韩玉秀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艰难赶路,众将军和老首长又是忍不住鼻头一酸,眼泪又涌了上来。

  路上。

  梁大娘从包了又包的袋子里拿出一块多钱在路边摊买了一碗羊杂面,顺便叫老板给了一碗汤。

  “秀,快趁热把这碗面吃了。”

  梁大娘将面放到玉秀的跟前。

  玉秀抱着孩子,刚想要动筷子,却看见梁大娘从包里面拿出一些馍馍,想要放到汤里就着汤吃了。

  “娘,你吃。”

  玉秀将热汤面推给了梁大娘。

  “别,秀,不为大人,为孩子!”梁大娘指着玉秀怀中嗷嗷待哺,不停哭闹的孩子,将面又推了回去。

  看见梁大娘转身将硬得跟瓦片似的馍馍放到汤里,玉秀一把将汤端了过来。

  梁大娘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叹了一口气。

  而玉秀则是别过脸,用力的嚼着那硬如瓦片的馍馍,眼眶中闪出了泪花……

  ……

  婆媳二人为一碗热汤面推来让去,这一幕,瞬间让所有人泪崩。

  唰唰唰……

  不用韩震递纸,老首长就自己猛抽纸巾,擦那止都止不住的眼泪。

  先前韩震给自己准备纸巾,老首长还有点儿不高兴,现在看来,韩震这纸巾准备得真是恰到好处。

  没有这纸巾,他还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停不下来的泪水。

  陆离这小子,真是太懂得调动人的情绪了。

  不过……

  是真感人,让人哭得痛快!

  而其他军部师级以上干部们就惨了。

  他们没有准备纸巾,而且现在是晚上,大家都回去了,周围又全是领导,哪里找人给他们送纸巾?

  他们已经沉浸在电影之中,又不想错过电影的半个画面。

  手擦不过来,也只能用衣襟来擦了……

  ……

  另外一边,赵蒙生的母亲也坐着专车来到了部队,再见到宝贝儿子,赵妈妈高兴得很。

  “那天晚上,妈妈是不应该在那种时候打那个电话,打那以后,我的日子也不好过,唉,妈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我生来不是怕死鬼,可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如果可以,妈都愿意替你去死。”

  赵妈妈的话,让赵蒙生感触良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而赵妈妈还在想着将赵蒙生调回京师的事情,这让母子二人闹得有些不愉快,赵妈妈认为我们血也流了,功也立了,问心无愧了,而赵蒙生却说,咱们问心有愧呀!

  出门的时候,连里的干事急急忙忙找了上来。

  “小北京的亲属找到了!”

  “哦?”

  赵蒙生并没有太意外,问道:“哪儿的?”

  干事没有着急说,而是卖了个关子:“你猜他爸爸是谁?”

  “谁?”

  赵蒙生疑惑道。

  “他姓雷,叫雷凯华!”

  “雷凯华?”

  赵蒙生听着这个名字,似乎感到有些熟悉。

  干事憋不住了,道:“正是咱们雷军长的儿子!”

  “什么?!”

  一句话如晴天霹雳,打在赵蒙生的头顶,让他呆立当场。

  小北京竟然是雷军长的儿子?!

  难怪小北京拥有那么高的战术素养,有着不凡的气度。

  原来他是雷军长的儿子啊!

  雷军长竟然将他唯一的儿子送上战场,而且和普通的战士一样,没有任何的优待,直到牺牲在战场上,仍是和普通战士一样的待遇。

  当初雷军长在战前动员上的讲话,犹在耳畔。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和自己母亲还有自己之前的做派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高下立判。

  和赵蒙生一样震惊的还有在场观看影片的所有将军们。

  从一开始,没有人会想到,支援前线的战斗骨干小北京,竟然就是军区军长唯一的儿子,现在真相揭晓,就如同九天落雷一般,让他们心中波澜起伏。

  就像之前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试问一下自己,他们可否做到像雷军长那样,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一线,而且没有任何的优待,就像普通战士一样?

  他们不知道。

  然而,这不仅仅是电影,现实中就有很多老将军做到了。

  他们将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像普通战士一样战斗,一样保家卫国,一样牺牲在战场上。

  伟大的教导员也做到了……

  和平年代,让很多人忘记了来时的路,就像是赵蒙生母子一样,而现实中,又有多少干部忘记了呢?

  这部影片作为纪念人民军队成立一百周年,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老首长,韩震,孙成武以及在场的所有师级以上干部,全都是心头巨震……

  ……

  电影中的镜头很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一转便来到了雷军长的案台前。

  案台上放着雷军长和已经牺牲了的儿子雷凯华的合影,以及雷凯华的遗物,一本生前顺身携带《战争论》。

  回想起儿子生前优秀的一幕幕,雷军长强忍住没有落泪,挥笔写道:

  “老太婆,凯华这么多日子没有给你去信了,我想,你会料到的,我经得住,你也该经得住,凯华回不来了,孩子,牺牲了……”

  “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凯华为国捐躯,有凯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感到光荣,你放心,离休后,我陪你去菜场买菜……”

  老来丧子,人生大恸。

  雷军长虽然没有落泪,但是字字泣血,同时更有一份豁达,让人感动。

  泪崩!

  看到这里,军部礼堂里的所有人再一次泪崩。

  泪水就如同溃堤一般,汹涌而出。

  吧嗒吧嗒。

  泪水不断掉落,老首长身旁的纸巾盒子已经被他抽了一半,好在有纸巾,不然恐怕又是像上次看《我不是药神》那样的窘迫。

  老首长这一次不窘迫了,窘迫的却是其他人。

  其他军部师级以上干部,一个个把衣袖都擦湿透了,最难的是和眼泪一起的鼻涕,没有纸巾,根本解决不了。

  但是现在是晚上,除了他们,军部的人全走光了。

  想要拿纸巾,得回到办公区去拿,一来一回要个十来分钟,谁又想错过电影的十分钟?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现在,分分秒秒都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动人。

  无奈之下。

  他们也只能忍着,或者干脆用衣袖解决。

  有脸皮厚的,走上前跟老首长借了两张纸巾,暂时解决鼻涕问题,好不舒爽。

  有样学样。

  越来越多的人上前借纸巾。

  没一会,纸巾盒便差不多抽空了,老首长顿时感觉到事情的不妙,直接将纸巾盒放到了怀里。

  谁来都是一句没了。

  经过上一次的《我不是药神》,他已经有经验了,永远不要低估陆离的作品,好哭的,泪崩的还在后头呢。

  纸巾没了,后头怎么办?

  在老首长眼里,现在剩下的这点纸巾可金贵得很,拿钱都不换。

  其他军部师级以上干部傻了。

  他们之前背地里还揶揄给老首长送纸巾的事情,现在回旋镖飞回来镖到自己了,他们终于知道难受了。

  一个个一脸鼻涕一脸泪,哪里还有半点将军的样子?

  韩震看着眼里,无语的轻叹一口气。

  说实话,他也没想到,陆离拍摄纪念人民军队成立一百周年的电影,会如此的感人,连军部铮铮铁骨的将军们都哭成了泪人儿。

  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好在他给老首长准备纸巾,他自己也正好用上了,不至于那么窘迫。

  无奈之下。

  韩震只好给自己的秘书发了一条信息:

  “小李,回军部加个班。”

  “好。”

  李秘书收到信息连忙回应。

  “你去找五十盒纸巾,送到军部的礼堂来,一人发一盒。”

  看着信息,李秘书傻了。

  加班就干这?

  上一次老干局快马加鞭送纸巾,这一次轮到军部了?

  

让你退圈,没让你成国家级艺人 第252章 开始泪崩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