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二章重申约法

  

  第二章约法三章

  “张万为枢密院副使,知长宁军,兼长宁军统制。加镇北将军衔。”

  张万是使相。

  在地位上与四位丞相持平。但是不在昆明。

  知长宁军,就是掌控长宁军军政大权,长宁军统制,掌控长宁军这一支军队的大权。

  “陈河为兴元军统制,清溪关守将。”

  “高九为云南军统制,”

  虞醒预计设立六军。

  除却,长宁,永宁,兴元,云南,还有虞醒的老班底,宁武军。还有一个准备召集各地蛮族入伍的军队。

  暂定镇南军。

  宁武军暂时没有确定统制。虞醒直接管理。

  这几军中,长宁,宁武,兴元,都是虞醒嫡系扩充出来的,云南军,是以昆明降兵为主。永宁军与镇南军。这两支都是以各部壮丁为主的。

  每军编制不同,在一万到两万之间。一共十二万上下,再加上虞醒直属诸班直。

  也就是直属于虞醒的军队。

  无当飞军。

  捧日军改为近卫骑兵。

  所谓捧日军,是继承宋朝的军号,日者,天子也。

  而今虞醒更易政治口号。捧日就不合适了。

  王四端一手操练的铁甲大斧重步兵。赐名铁甲都。

  还有刚刚成立的收拢战死将士遗孤,准备培养长大的羽林军。

  每一支多则数千,如近卫军,一战打残了。只剩下一千多骑了。

  少则数百。如无当飞军。只剩下一百多人了,正在补充中。

  总共加起来不过五千人。

  却是绝对忠诚于虞醒精锐。

  当然了,羽林军而今还都是一些半大孩子,最小的才七八岁。但是未来可期。

  总计是十三万人上下,而今刚刚完成编制与人员建设,缺少大量兵源,大概有三万左右的缺额。

  需要补充。

  最后设少府,不隶属政事堂,直接隶属于虞醒掌管。

  总领工矿事。

  以李裕孙为少府令。

  云南的耕地数量太少,以农业为主是绝对支撑不起来庞大的军队的。工矿是必然的选择,同样也是虞醒推动科技发展的抓手,自然要拿在自己手中了。

  兵与钱,是掌控天下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是权力的基石。

  虞醒自然不肯假手于人。

  云南地方赋税什么的,虞醒由政事堂主持。而少府工矿等盈余,就由虞醒亲自掌管。

  李裕孙年轻虽轻,但足堪信任。

  其他各级将领官员,就不一一赘述。

  群臣朝贺,虞醒封赏这个环节之后。

  就开启了大宴群臣与各部首领。

  这是今日大宴的重头戏。

  奢雄非常紧张。

  这是奢雄回到中枢的第一个重大任务。

  今日算是这个重大任务的尾声了。

  虞醒已经铲除了整个云南亲蒙古的势力。但是面对分布在整个云南的土司,却不能用武力平定。

  太多,也太不划算了。

  与各部首领谈判。重新建立起从属关系。就是当务之急。

  只要让各部土司老实下来,虞醒才能减少各地驻军。

  减轻财政负担。

  只是各部天南地北,各部需要也不一样。想要谈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奢雄努力了两个多月,总算是到了尾声。

  就等今日虞醒亲自与各部首领盟誓了。

  酒过三巡。虞醒起身举杯:“孤曾经在曲靖,与滇东诸部约法三章。今日重新与各部约法。”

  “第一,同尊汉祚,与鞑子势不两立。”

  “第二,汉人治汉,夷法治夷,各部需要提供兵员,汉兵夷兵,一视同仁。”

  “第三,开放盐铁等一切商品禁令,只要能在云南卖到的,都能可以带回家。”

  虞醒举杯,正要与诸部落首领,歃血为盟。却听一声:“慢。”

  此言一出,虞醒还没有什么反应。

  奢雄就有些急眼了。

  而今虞醒身份地位不同了。虞醒今日,不过是走个过场,盟誓而已。

  而今有人发言,就等于否定了奢雄的工作。

  奢雄定眼看过去,却无可奈何。

  “滇西,滇南的王八蛋们。”

  奢雄的关系网,大多都是滇东,滇北,滇东南也有一些,其他的地方就够不着了。

  用后世的民族划分,这些敌人大多都是彝族。而奢雄也是彝族出身。

  而滇西,滇南一些部落可不是了。

  说话的是西南土司麓川芳罕。

  “殿下,我对约法三章有一点不一样的想法。”

  虞醒说道:“有什么不赞同?”

  “第一条,同尊汉祚,没有问题。抵抗鞑子也没有问题。”

  思孟发的地盘靠近最西南,距离蒙古人太远了。远到最后根本不在意。

  等蒙古人威胁到他。所谓的汉王已经不存在了。那时候,他该怎么办,还用说吗?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苦恼。

  “但是,我希望这一条要加上一条,若有他国入侵各部,殿下必须出兵保护。”

  思孟发此言一出,西南很多土司纷纷出言:“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对,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虞醒看着这些土司,都是滇南,滇西的土司。

  心中若有所悟。

  其他地方的土司,要么夹杂蒙古与云南之间,要么就在云南核心区附近,他们其实很怕虞醒兵锋的。

  他们固然能逃到深山老林之中。但深山老林里的生活,是人过的吗?

  而滇西滇南的土司就不一样了。

  这些土司不大担心虞醒的威胁,因为太远了。

  也不担心蒙古人的威胁,蒙古人要打他们,要先灭了虞醒。

  但是并不是没有自己担心的。

  滇西面对缅甸,滇南深入群山,与哀牢,也就是后世老挝。暹罗相接。甚至一部与安南相连。

  他们也面对其他各部的威胁。

  他们需要昆明的货物,也需要昆明为他们提供的安全保护。比如在对抗缅甸上。

  同样因为距离远,更不在乎虞醒的所谓的威严。

  “不一样就好。不一样就有分化的余地。”

  只是事有轻重缓急,虞醒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各地土司,保持境内和平。至于将土司的力量吸纳到自己体制内,那是将来的事情。事情要一步步来。

  “好。”虞醒一口答应。

  见虞醒这么好说话,所有人纷纷开口。

  对约法三章进行修订。

  “第一,同尊汉祚,同仇敌忾。汉王对各土司有保护之责。各部需要给汉王兵员,按各部大小均摊。”

  “第二,汉法治汉,夷法治夷。汉人在夷地犯错,当通知当地官员会商处置。”

  “第三,开放盐铁武器之禁,各部在昆明可以买卖任何东西。”

  之后就一切顺利。

  双方歃血为盟。

  于是,虞醒云南六府百部的基本版图确定下来了。

  南诏,大理,元云南行省的版图,基本上都变成汉王虞醒的领地。

  ********

  昆明大街上。

  几个月的时间似乎抚平了战争给这座城池带来的伤害,虽然还有一些房子倾颓在杂草之中,很显然他们的主人永远不会回来了。

  其他地方已经恢复了热闹。

  即便战争的压力下,昆明比之前更有活力了。

  原因是昆明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大理时期的昆明,乃是高家的大本营,一切都是高家所有。而进入元朝,是元朝统治云南的核心,但也是元朝权贵最多的地方,云南最重要的土地,都是被达官贵人所有。

  百姓根本什么都没有。

  而虞醒进入昆明之后,将昆明土地全部分给昆明百姓,奖励昆明百姓夺城之功。这不仅仅让虞醒迅速收复昆明士卒之心,也给昆明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活力。

  去年秋天因为战争的缘故,粮食歉收。

  但是这个粮食缺口,是整体的。是整个云南的。单单看滇池附近,百姓还是有收成的。更不要说,因为整体上的粮食缺口,虞醒更要抬高价格,征收百姓的余粮。

  于是百姓都有了钱。

  刚刚有钱的百姓,有很多东西都想要。

  不管是置办几件铁农具,还是给自己家打一个衣柜,或者让孩子们吃几块糖。

  等等。

  其实总体上来说,云南还没有从战后恢复过来。毕竟战争对地方损害太大了。在经济总量上,未必比得上之前。但是繁华程度却远胜之前了。

  同样的钱在老百姓手中,与顶层权贵手中,对经济的刺激是完全不一样的。

  “天朝真是上国,区区一王子,就能成就如此大的事业。”芳罕忍不住说道:“不仅仅武能定国,文也能安邦。”

  西南很多部落,是不能理解虞醒的身份。

  什么叫做故相子弟?

  各部落上层贵族,都权贵出身。

  能当丞相的。那都是皇帝的儿子孙子最少也是宗室诸侯出身。

  他们很难理解,一个能当时丞相的大臣,居然不是贵族?

  于是,很多人对虞醒的身份理解,就是王子。

  祖上已经落魄的王子。

  就好像很多清朝人不能理解,美国总统是什么玩意。

  那不是美国皇帝吗?

  “是啊。”车里刀家家主刀钶说道:“我上次来昆明的时候,大概是两年前,那时候的昆明,绝对没有这么繁华。但是我其实------”

  刀钶不说了。

  芳罕也不说了。

  但是双方心领神会。

  他们其实都很想让鞑子统治云南。

  之所以如此,都是利益使然。

第二章重申约法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